幕府多俊良,乘间得邀命。
阵觞四座合,清笑发高兴。
冰梨走咸黾,霜橘荐穰邓。
肴羞愧无珍,粗竭我家称。
礼酬嫌已拘,戏罚甘太横。
诗诵唐人为,议法汉儒正。
新嘲时巧发,诡令或孤迸。
聊矜一时快,岂校负与胜。
行伤昆弟别,且乐宾友盛。
但愿会合频,醉日敢辞并。
和圣俞饮会之作。唐代。韩维。 幕府多俊良,乘间得邀命。阵觞四座合,清笑发高兴。冰梨走咸黾,霜橘荐穰邓。肴羞愧无珍,粗竭我家称。礼酬嫌已拘,戏罚甘太横。诗诵唐人为,议法汉儒正。新嘲时巧发,诡令或孤迸。聊矜一时快,岂校负与胜。行伤昆弟别,且乐宾友盛。但愿会合频,醉日敢辞并。
韩维(1017年~1098年),字持国,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子,与韩绛、韩缜等为兄弟。以父荫为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为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为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台司。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历河阳,复知许州。哲宗即位,召为门下侍郎,一年馀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1095年)定为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为《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
韩维。 韩维(1017年~1098年),字持国,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子,与韩绛、韩缜等为兄弟。以父荫为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为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为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台司。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历河阳,复知许州。哲宗即位,召为门下侍郎,一年馀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1095年)定为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为《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七夕宿亦园作。清代。赵怀玉。 名园岂办浃旬游,踪迹无端天意留。乞巧已孤初上月,曝衣空闭最高楼。一镫寒破三更梦,众壑喧争百道流。恨杀朝来洗车雨,不教回脚渡牵牛。
山中吟。宋代。洪咨夔。 蕊珠闲居兮作七言,琴心三叠兮舞胎仙。呼汲日月下上云烟兮,回紫抱黄入丹田。一面宗泥丸,六府主丹元。五蕤应两扉,九微彻三关。明堂閟虎章,玄阙森龙幡。素衣以便重裹朱带,绿华裙上有黄裳。子丹兮常在两眉端。欲求泥丸满,直须丹元存。灵台贮清明,太极涵肧腪。升坎降离凝正一而融三五兮,付之灵坚童子玉池太和官。重楼十二环兮兰玕,朱鸟白石源兮潺湲。专闭御景而握固兮,嗽咽金液溉灵根。胎津溢而琅英饱兮,积精累气而成真。高研恬淡兮道之园,物物不干兮泰而平。身披凤衣衔虎符兮,控驾三素蹑飞霞而升广寒。东西两目兮倚天,木阴阴兮泉涓涓。
和吴献臣衰病吟。明代。邹智。 岭表何官最我閒,我颜原不似公颜。坐残夜雨斑衣冷,望断秦云大被难。药盏不曾三日歇,柴门常用两重关。小儿度日真如梦,独钓蟛蜞去不还。
题馨甫亲舍望云图册。清代。许传霈。 我生少小悲失怙,十五年来未抔土。壮来又叹轻别离,六十老母难得聚。举头浩浩白云天,无尽行云有尽年。归云不比去云速,别亲那得省亲难。钱塘老友胡馨甫,废诵蓼莪痛肺腑。孝思发为古文章,画图咀出旧甘苦。自说从军燕赵间,东南半壁惊烽烟。骨肉分飞家书绝,关河迢递金鼓喧。途穷日暮辄回首,怅望家山何处有。一日思亲十二时,归梦不归难消受。惟有云影来朝朝,送入天涯路不遥。隐约亲舍出其下,见云如见双亲招。招之不至心凄怆,把酒问天何独妨。悔身不如雁与鸿,秋来犹得飞南向。我闻此言发长叹,多少游子摧心肝。生不能养死不葬,一般滋味总辛酸。嗟嗟人生穷通得失皆天成,何必纷纭车马去门庭。纵然负米逮养出百年,藜藿当年无限情。况乎菽水莫承常常尔,迟暮光阴疾奔驶。转瞬已不见高堂,永诀暂离伤奚似。披斯图,泪如珠,愿为天下人子大声而疾呼。与其风尘奔走富且贵,不若贫贱困苦长家居,云兮云兮知我乎。
同盛山人垆头话旧作。明代。胡应麟。 一骑吴关外,悲歌脱畏途。残生馀海峤,万死得江湖。盆底冤谁烛,垆头兴未徂。十年携手泪,相对湿菰芦。
答宋都官游骊山见寄。宋代。刘敞。 华清宫殿映春晖,未醉三晡莫遽归。人事废兴犹可记,风光流转不相违。歌临灞岸朱弦脆,走度章台汗马肥。自是秦川贵公子,城隅相望不能飞。
读周朱二先生年谱 其一。明代。陈献章。 千年几见南康守,叹息人间两谱开。但使乾坤留一绪,圣贤去后圣贤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