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云冒诸岭,迢迢起何处。
稍与暝烟沉,还随晚风度。
声绝人倚楼,东风月才吐。
和孙廷平坦嵩山十首·云际钟。唐代。韩维。 层云冒诸岭,迢迢起何处。稍与暝烟沉,还随晚风度。声绝人倚楼,东风月才吐。
韩维(1017年~1098年),字持国,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子,与韩绛、韩缜等为兄弟。以父荫为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为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为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台司。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历河阳,复知许州。哲宗即位,召为门下侍郎,一年馀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1095年)定为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为《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
韩维。 韩维(1017年~1098年),字持国,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子,与韩绛、韩缜等为兄弟。以父荫为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为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为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台司。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历河阳,复知许州。哲宗即位,召为门下侍郎,一年馀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1095年)定为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为《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杂兴 其八。清代。严永华。 桃李岁再实,来年为之衰。求鱼至乾谷,岂复遗鲲鲕。利不自地出,亦不自天来。桑孔精心计,利源自兹开。吾观《盐铁论》,斟酌堪活国。文学何纵横,祝生古遗直。彼哉两府士,斗筲固容默。勿贻匈奴羞,中朝思衮职。
杨孟潜挽诗。明代。杨士奇。 芳春奋科目,令器比玙璠。致孝亲闱乐,传经学者尊。一朝随化物,群行载词垣。光华知不泯,况有凤毛鶱。
夏日同龚散木能者崔晦之邹伯学李子髯携妓泛舟和尚桥 其二。明代。袁宏道。 试说鸳鸾侣,何如鸥鹭群。溪光描翠黛,竹影写罗裙。云日鱼鳞气,霞波雉尾文。鹤飞冲树起,天半一声闻。
晋阳君忌日入梦。清代。曾广钧。 历历三年也已过,难禁岁月泪消磨。最怜此日真何日,断绝琴歌谱怨歌。生世不逢荀奉倩,再来休嫁窦连波。梦中记得相逢地,一片绿芜横小河。
卜算子。明代。蒋冕。 斜日坠荒山,云黑天垂暮。时见空中一雁来,冷入残芦去。惊起却低飞,有意同谁语。啄尽枝头数点霜,还向空中举。
兰亭卷为王如水观察题。明代。韩上桂。 披图具胜游,缅邈兰亭禊。丹青起妙观,山水俨佳丽。高阁郁崔嵬,崇冈荫松桂。激水泻湍澜,轻云淡摇曳。深春佳气含,凌晨赴江澨。席地竟长筵,临流狎芳砌。丝竹厌喧烦,禽鱼乐幽契。拭目触琳琅,纷携袭兰蕙。属兴竞雕华,敷词吐玄诣。雅望数右军,妙画谁能俪。彭殇未易齐,俯仰悲感系。太傅高卧时,拟结烟霞誓。丹府信可陶,景物明清霁。兴公作赋才,雄情抗川逝。片语刻毫芒,藻云冉流缀。子猷夙嗜竹,值乃修林憩。保志企箕由,冥心探寥际。谢万颇浅浮,飞情尚凌厉。异卉怅鲜荣,青萝指丛翳。献之性寡言,含毫属诸弟。翰墨匪所艰,将尔玄情闭。馀子巧拙殊,各以泻幽滞。罚者十六人,浮白亦其例。杯触荇暂停,酒尽壶仍贳。雅会洽兹辰,馀风扇来世。胜地郁然藏,玄谈讵可继。何日集时流,愿言结芳袂。
依韵和郭秘校苦寒。宋代。梅尧臣。 噫风鸣悲鸢鸣哀,雨霰枯木为之摧。昭亭山头野火灭,海水夜冻迷蓬莱。烛笼以爪自掩耳,酒盏生冰拈不起。陶潜弃官屋无米,儿嚎妻啼付邻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