噫风鸣悲鸢鸣哀,雨霰枯木为之摧。
昭亭山头野火灭,海水夜冻迷蓬莱。
烛笼以爪自掩耳,酒盏生冰拈不起。
陶潜弃官屋无米,儿嚎妻啼付邻里。
依韵和郭秘校苦寒。唐代。梅尧臣。 噫风鸣悲鸢鸣哀,雨霰枯木为之摧。昭亭山头野火灭,海水夜冻迷蓬莱。烛笼以爪自掩耳,酒盏生冰拈不起。陶潜弃官屋无米,儿嚎妻啼付邻里。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超然台。明代。刘王则。 翳翳古木荫高亭,四顾青山入望平。积雨渐催芳草绿,初晴飘动藕花明。参差世态心难豁,俯仰浮云眼独醒。数点轻鸥孤屿外,忘机荡漾亦相迎。
梦至小益。宋代。陆游。 梦觉空山泪渍衿,西游岁月苦駸駸。葭萌古路缘云壁,桔柏浮梁暗栎林。坐上新声犹蜀伎,道傍逆旅已秦音。荷戈意气浑如昨,自笑摧颓负壮心。
感事。清代。胡延。 青油幕底客弹冠,博士留秦羡美官。四野共知温树好,三秋那识井梧寒。引绳可碍狂夫直,榜户常教冷眼看。太息水平风忽险,更从何处觅任安。居兰处鲍总相宜,台底频加十二棋。金瓮不妨垣外耳,白云常染镜中丝。同园忽长弹蕉竹,落釜应惭煮豆萁。犹幸九渊龙喜睡,探珠回首纬萧时。
秋思。元代。萧国宝。 閒看浮云白,临风清且凉。烟林含紫翠,霜菊閒青黄。远浦沈孤鹜,荒郊宿野航。心空随地静,木石自相忘。
与友人夜话次韵。明代。陶益。 前春伤一别,溅泪背花吟。此夕幸相见,开樽邀月斟。桑麻新事业,榆柳旧园林。世路风尘隔,双鸣何处砧。
偶得四月菊以奉提刑运使 其二。宋代。张孝祥。 金缕裁衣玉缀裳,扫除瘴暑作秋香。一杯拟做重阳赏,更借西风一夜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