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无私盖,地无私载,
如何形容,生此奇怪。
为僧不禀僧仪,学佛力破佛戒。
鼓舌摇唇,丛林殃害。
若无伽梨裹浑身,便是当年屈突盖。
禅人请赞。唐代。释咸杰。 天无私盖,地无私载,如何形容,生此奇怪。为僧不禀僧仪,学佛力破佛戒。鼓舌摇唇,丛林殃害。若无伽梨裹浑身,便是当年屈突盖。
释咸杰(一一一八~一一八六),号密庵,俗姓郑,福州福清(今属福建)人。出家后遍参知识。初谒应庵,蒙印可。后分座说法于吴门万寿、四明天童。孝宗乾道三年(一一六七),出世衢州乌巨山乾明禅院,次迁大中祥符寺、蒋山太平兴国寺、常州褒忠显报华藏寺。淳熙四年(一一七七),诏住径山兴圣万寿寺,召对选德殿。七年,迁灵隐寺。十一年,归老于明州天童景德寺。十三年卒,年九十九。为南岳下十七世,天童昙华禅师法嗣。有《密庵咸杰禅师语录》二卷,收入《续藏经》。 ...
释咸杰。 释咸杰(一一一八~一一八六),号密庵,俗姓郑,福州福清(今属福建)人。出家后遍参知识。初谒应庵,蒙印可。后分座说法于吴门万寿、四明天童。孝宗乾道三年(一一六七),出世衢州乌巨山乾明禅院,次迁大中祥符寺、蒋山太平兴国寺、常州褒忠显报华藏寺。淳熙四年(一一七七),诏住径山兴圣万寿寺,召对选德殿。七年,迁灵隐寺。十一年,归老于明州天童景德寺。十三年卒,年九十九。为南岳下十七世,天童昙华禅师法嗣。有《密庵咸杰禅师语录》二卷,收入《续藏经》。
层城观。宋代。马之纯。 人世佳期惟七夕,星躔至巧是天孙。直从楼上将身乞,所欠云间着手扪。闻得鹊声云报喜,看来蛛网似传言。工夫只是凭心手,此外冥茫不足论。
松风阁。元代。李孝光。 谡谡长松作人语,开门出听又千回。海潮欲上寒江动,瓦屋微鸣小雨来。不用吹笙随燕婉,如聆广乐上蓬莱。往年曾向三茅听,饷我丹砂满玉杯。
世间百味俱有正,偶失酸咸俱一病。须知论酒如论才,软美悦人严太劲。
韩青居士贵调和,田窦醉时籍福胜。寂然二物俱有光,物外洞庭容借香。
子楚以二酒合而为一且效洞庭春色以诗叙其事因奉酬。宋代。王洋。 世间百味俱有正,偶失酸咸俱一病。须知论酒如论才,软美悦人严太劲。韩青居士贵调和,田窦醉时籍福胜。寂然二物俱有光,物外洞庭容借香。共谈已造名理窟,一鞭亟入亡何乡。了知此处有真趣,再听牖下鸣糟床。
贵池舟中中秋夜月 其一。明代。李孙宸。 未秋先已期今夕,今夕清光岂等閒。野旷始知秋有色,人閒偏觉月相关。云边几字鸿声度,雾里一灯渔艇还。景物总供良夜赏,莫将留滞怨江山。
过夹马营。清代。王者政。 洛阳桥下客车轻,缭绕清风夹马营。方面孰知天子贵,中原共祝圣人生。推心洞启重门钥,把酒能消五代兵。身上黄袍谁替著,英雄本色自光明。
望湖。元代。方回。 涌金楼下路,小艇尚堪呼。衰疾吾如此,湖山了不殊。兴亡忽今昔,红绿自莲蒲。近说迁渔户,穷鳞气稍苏。
次韵幼安寺丞感旧见示。宋代。周紫芝。 当时长啸敌先摧,不费官军一炬灰。黠虏自惊风鸟散,使君方看玉山颓。撄城捍贼今亡矣,抗疏论功有是哉。相见可堪谈旧事,为公搔首一徘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