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怀暂寄小轩亭,池浴双凫便借名。岛上飞时真得意,网中朝处肯留情。
静同鸥鹭窥秋净,闲伴龟鱼戏晚晴。他日和鸣烟浪阔,主人端亦在蓬瀛。
题沈宗师双凫轩。唐代。廖刚。 高怀暂寄小轩亭,池浴双凫便借名。岛上飞时真得意,网中朝处肯留情。静同鸥鹭窥秋净,闲伴龟鱼戏晚晴。他日和鸣烟浪阔,主人端亦在蓬瀛。
廖刚(1070-1143),字用中,号高峰居士,北宋顺昌谟武人。少时从学理学家杨时,成就了廖刚“道南高弟,绍兴名臣”的美名。廖刚一生亲历两朝荣辱兴衰,历任刑部侍郎、御史中丞、工部尚书。他持身立朝,忧国爱民,对外力主抗敌御侮、对内全力慰抚百姓;他刚正不阿,忠直抗言,令蔡京、秦桧等奸邪沮气。廖刚的精神和品格名重于天下,名扬于千古,为世代所赞颂。 ...
廖刚。 廖刚(1070-1143),字用中,号高峰居士,北宋顺昌谟武人。少时从学理学家杨时,成就了廖刚“道南高弟,绍兴名臣”的美名。廖刚一生亲历两朝荣辱兴衰,历任刑部侍郎、御史中丞、工部尚书。他持身立朝,忧国爱民,对外力主抗敌御侮、对内全力慰抚百姓;他刚正不阿,忠直抗言,令蔡京、秦桧等奸邪沮气。廖刚的精神和品格名重于天下,名扬于千古,为世代所赞颂。
读邵康节击壤集二十首 其十。明代。薛瑄。 盛时京洛足鹓鸾,翁有无名与往还。剧论直穷天地外,清吟多在水云间。荣枯任物心无系,消长随时我不关。自得人间无味乐,好诗留与后来看。
登敬亭北二小山余时送客逢崔侍御并登此地。唐代。李白。 送客谢亭北,逢君纵酒还。屈盘戏白马,大笑上青山。回鞭指长安,西日落秦关。帝乡三千里,杳在碧云间。
春晓山行。宋代。真山民。 风扫连阴作快晴,瘦筇伴我出山扃。路从初日红边过,人在野花香里行。古木殊无趋世态,幽禽懒作弄春声。棕鞋踏遍山南北,只与白云相送迎。
莆守汪宗博挽诗 其二。宋代。林希逸。 襟义如公世所难,南来一念十年间。喜时文石为乌石,未到壶山住道山。宿草故人酬愿毕,生刍有客吊丧还。清名虽在身何在,抆泪空嗟造物悭。
虞美人·风回小院庭芜绿。五代。李煜。 风回小院庭芜绿,柳眼春相续。凭阑半日独无言,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笙歌未散尊罍在,池面冰初解。烛明香暗画堂深,满鬓青霜残雪思难任。
西江月 清明拜埽回,值田家野饮,有颁白者。元代。王恽。 社鼓惊飞梨雪,村箫吹破桑芽。清明野饮见田家。老叟邀予下马。劝饮一卮芳酒,绕看满树幽花。杯盘草草乐年华。不弃同来观化。
同舍弟敬美真上人游大佛寺遇雨作。明代。王世贞。 飞鹫岧峣傍紫冥,坐来烦暑入清泠。千山忽掩风云碧,双眼偏留薜荔青。檐鸽过雷时自堕,钵龙旋雨暗闻腥。深杯但至毋论数,慧远于今也不醒。
金缕曲 重九忆亡妹掌珠。清代。曹景芝。 最是关心处,算年年、重阳时节,凄风苦雨。一自三秋分雁字,忍把茱萸重数。便剪纸、招魂来否。寂寞夜台尘土隔,问黄泉、可有悲凉句。参不破,幽明路。眼前事事添愁绪。况天边、几行征雁,雁声凄楚。触景伤情双泪落,不道此生难聚。更不道、梦魂无据。转眼红颜成白骨,冷清清、一片埋愁土。惟此恨,足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