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共水,水远与天连。天净水平寒月漾,水光月色两相兼。月映水中天。
人与景,人景古难全。景若佳时心自快,心还乐处景应妍。休与俗人言。
江南好。唐代。赵师侠。 天共水,水远与天连。天净水平寒月漾,水光月色两相兼。月映水中天。人与景,人景古难全。景若佳时心自快,心还乐处景应妍。休与俗人言。
赵师侠(生卒年不详)一名师使,字介之,号坦庵,太祖子燕王赵德昭七世孙,居于新淦(今江西新干)。淳熙二年(1175)进士。十五年为江华郡丞。饶宗颐《词籍考》卷四:“其跋孟元老《梦华录》云:”余侍先大父,亲承謦咳,校之此录,多有合者,今甲子一周,故老沦没,因镌木以广之。淳熙丁未(1187)十月,浚仪赵师侠介之书于坦庵。‘似师侠生于建炎元年(1127)以前。集中有重明节词,则当光宗以九月四日为重明节之世。所署最后年干为乙巳,则宁宗庆元三年(1197)也。有《坦庵长短句》一卷。 ...
赵师侠。 赵师侠(生卒年不详)一名师使,字介之,号坦庵,太祖子燕王赵德昭七世孙,居于新淦(今江西新干)。淳熙二年(1175)进士。十五年为江华郡丞。饶宗颐《词籍考》卷四:“其跋孟元老《梦华录》云:”余侍先大父,亲承謦咳,校之此录,多有合者,今甲子一周,故老沦没,因镌木以广之。淳熙丁未(1187)十月,浚仪赵师侠介之书于坦庵。‘似师侠生于建炎元年(1127)以前。集中有重明节词,则当光宗以九月四日为重明节之世。所署最后年干为乙巳,则宁宗庆元三年(1197)也。有《坦庵长短句》一卷。
闲事杂题 其七。明代。王彦泓。 偶向灯前制锦鞋,半窗梅影下瑶阶。良宵不厌熏香坐,为听萧郎读紫钗。
有怀 其二。清代。缪公恩。 何时樽酒逐欢场,楚水吴山道路长。我有愁心谁共语,一天黄叶下残阳。
渔家傲 同群。近现代。黄绮。 云惹山峰齐仰笑。溪流触树如琴操。试问路长何处了。青青草。饮风歌颂人难老。骄兽欢腾翻异鸟。群中复我初形貌。共入丛林仁者乐。休惊觉。九天另为分昏晓。
戏呈公纶。明代。伍瑞隆。 青楼临大路,寂寂倚清闺。要我木兰下,逢君春水西。繁花朝雪映,垂柳暮烟低。最是销魂处,催人送鸟啼。
送冯八将军奏事毕归滑台幕府。唐代。崔峒。 王门别后到沧洲,帝里相逢俱白头。自叹马卿常带疾,还嗟李广不封侯。棠梨宫里瞻龙衮,细柳营中著虎裘。想到滑台桑叶落,黄河东注杏园秋。
何处堪避暑。唐代。白居易。 何处堪避暑,林间背日楼。何处好追凉,池上随风舟。日高饥始食,食竟饱还游。游罢睡一觉,觉来茶一瓯。眼明见青山,耳醒闻碧流。脱袜闲濯足,解巾快搔头。如此来几时,已过六七秋。从心至百骸,无一不自由。拙退是其分,荣耀非所求。虽被世间笑,终无身外忧。此语君莫怪,静思吾亦愁。如何三伏月,杨尹谪虔州。
自笑。清代。顾炎武。 自笑今年未得归,酒樽诗卷欲何依。呼僮向晓牵长辔,觅妪先冬绽故衣。黄耳不来江表信,白头终念故山薇。无因化作随阳雁,一逐西风笠泽飞。
秋旱继以大风即事十首 其二。宋代。刘克庄。 蘋末萧萧忽怒飞,松公欲仆竹君攲。无人委曲镌风伯,晚稻方花最怕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