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民(1176~1260)或(1175~1260)字用章,自号鹤鸣老人,泽州晋城(今属山西晋城)人。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元嘉之后。年幼时 ,勤于经史百家,尤精通二程理学。承安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弃官教授乡里,隐居嵩山,元政府泽州长官段直从河南嵩山迎回李俊民任泽州教授,长期在泽州大阳生活教学。金亡后,忽必烈召之不出,卒谥庄靖。能诗文,其诗感伤时世动乱,颇多幽愤之音。有《庄靖集》。 ...
李俊民。 李俊民(1176~1260)或(1175~1260)字用章,自号鹤鸣老人,泽州晋城(今属山西晋城)人。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元嘉之后。年幼时 ,勤于经史百家,尤精通二程理学。承安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弃官教授乡里,隐居嵩山,元政府泽州长官段直从河南嵩山迎回李俊民任泽州教授,长期在泽州大阳生活教学。金亡后,忽必烈召之不出,卒谥庄靖。能诗文,其诗感伤时世动乱,颇多幽愤之音。有《庄靖集》。
留题越州石氏山斋。宋代。晏殊。 书仙十阁壮儒宫,灵越山川实抛雄。岫柏亚香侵几席,岩花回影入帘栊。千秋碧锁东南竹,一水清含旦暮风。文酒雅宜频讌集,谢家兰玉有新丛。
练江舟中。清代。黄景仁。 青山万叠江一线,一叶扁舟下如箭。船头高坐披裘人,终日看山如不见。问君胡为不见山,山过倏忽迷茫间。崖连但若障迎面,峡转忽如天霁颜。岭上行云半晴湿,晴云俄追湿云及。雨来只送山气腥,雨过顿助滩声急。星光渐大日已曛,摇舟泊入千鸥群。矶头石作琳碧灿,水底沙皆蝌蚪文。十年尘梦快冰释,中夜临风展瑶席。大鱼听曲来昂昂,独鹤掠舟飞拍拍。梦醒远柝闻五更,茫茫露下空江平。舟人醉眠时呓语,百呼不应天将明。
赠海刚峰萱堂贞节卷。明代。张子翼。 世道已波澜,汩汩江长泻。砥柱矻悬梁,谁是中流者。秋霜撼陵谷,艰哉慈母寡。斜月照孤帏,苍鼠落残瓦。缡结誓如初,课儿泪盈把。宣文还隔幔,浔阳时却鲊。薄俗此挽回,内则今陶冶。令子奋桑弧,声名动朝野。邻卜喜王翰,弩负卑司马。积善庆所馀,造物不忍舍。圣世重纲常,优诏将南下。列传昭管彤,讴歌增大雅。嗟哉贤母心,褒旌非所假。千年桂水清,应照寒山舍。
成都遨乐诗二十一首·冬至进天庆观会太慈寺。宋代。田况。 景至履佳辰,朝祖著国令。黄宫避潜萌,紫宇晨荫映。阳德比君子,吾道实可庆。矧丁皇运享,遇主尧舜圣。坤维最远方,拙者此尸政。雅俗旧儒文,民牒少讼争。幸足宣上恩,愉恐盭物性。良时不易得,行乐未为病。高会纵嬉游,丰岁愈繁盛。与众助戏欣,寄情于俚咏。
题莫廷韩所制兰竹图歌后。明代。卢龙云。 幽兰与修竹,展图并堪悦。对竹俗虑消,握兰芳香发。常与善人居,独持君子节。更忆长吟者,千岁字不灭。
子虚航重湖之险远过山中辄次维心韵以谢 其五。宋代。沈与求。 暮云凝远碧,觅句拟汤休。不分千山隔,才为十日留。高风谁继者,清梦自惊不。闻说星躔动,何人识太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