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民(1176~1260)或(1175~1260)字用章,自号鹤鸣老人,泽州晋城(今属山西晋城)人。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元嘉之后。年幼时 ,勤于经史百家,尤精通二程理学。承安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弃官教授乡里,隐居嵩山,元政府泽州长官段直从河南嵩山迎回李俊民任泽州教授,长期在泽州大阳生活教学。金亡后,忽必烈召之不出,卒谥庄靖。能诗文,其诗感伤时世动乱,颇多幽愤之音。有《庄靖集》。 ...
李俊民。 李俊民(1176~1260)或(1175~1260)字用章,自号鹤鸣老人,泽州晋城(今属山西晋城)人。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元嘉之后。年幼时 ,勤于经史百家,尤精通二程理学。承安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弃官教授乡里,隐居嵩山,元政府泽州长官段直从河南嵩山迎回李俊民任泽州教授,长期在泽州大阳生活教学。金亡后,忽必烈召之不出,卒谥庄靖。能诗文,其诗感伤时世动乱,颇多幽愤之音。有《庄靖集》。
沁园春·解天申先生七十。清代。陆震。 盛德如公,垂老羁孤,真使予怜。却茕茕耄耋,几人善养,纷纷豚犬,偌个能贤。生子多愁,有家翻累,谁似先生径脱然。萧閒甚,总一听天运,不系尘缘。六旬曾为题笺。今转眼、韶光又十年。看酒边颜面,犹丹如昨,风中鬓发,未白于前。岁晚归来,相逢一笑,料得新词未许蠲。期颐日,算累予小子,五奏宾筵。
竹枝歌四首 其二 送安庆教授朱仁卿。元代。宋褧。 淮河岸头春草生,淮河舟中客子行。春江花月棹歌发,吴侬伴我过清明。
七佛庵三十韵。元代。舒頔。 春色如多情,阴云贷游瞩。登临不惮劳,?孛踤转山谷。石磴危欲欹,梯身进恐覆。松风响箫笙,花露滴巾幅。凿凿石齿连,盘盘山脊伏。初疑路不通,似觉地可缩。小憩林木深,大观天地育。旷胸凌八荒,举手决四渎。岁暮历险艰,时危事幽独。情深山水佳,兴遣杖屦复。七佛庵先登,一人泉可掬。誓将寂灭心,受此清净福。尘世徒喧啾,山门远荣辱。艰难慨诸僧,落木栖老屋。江水清入怀,淮山翠凝目。花阴覆层檐,鸟语隔幽竹。稽首幡幢翻,升阶路径熟。禅心絮沾泥,世味蜡煮粥。军政期严明,民风慕清穆。既兴杨朱悲,复动贾生哭。再上讲经台,仍抠御风服。凭高气层层,眺远山矗矗。石眼松络根,崖腰树飞瀑。一泓照须眉,两地映兰菊。骨蜕超尘寰,性空问机轴。无心云自飞,得趣景何倏。绿树啼白猿,青莎卧黄犊。川原豁而开,麻麦蔚以蓼。游辰风日和,行径花草馥。冥冥鹤归来,长笑下山麓。
江邑春霖奉赠陈侍御。唐代。孟郊。 江上花木冻,雨中零落春。应由放忠直,在此成漂沦。嘉艳皆损污,好音难殷勤。天涯多远恨,雪涕盈芳辰。坐哭青草上,卧吟幽水滨。兴言念风俗,得意唯波鳞。枕席病流湿,檐楹若飞津。始知吴楚水,不及京洛尘。风浦荡归棹,泥陂陷征轮。两途日无遂,相赠唯沾巾。
吾宗诗律早升堂,道子开元远擅场。二妙取怀相赏析,百篇低首待平章。
自怜微尚牵人事,未有中声起国光。腹负真惭读书少,眼明今喜得朋良。
写近诗就正于志盦复书谓当与松邻同读再简一首兼讯松邻。宋代。王存。 吾宗诗律早升堂,道子开元远擅场。二妙取怀相赏析,百篇低首待平章。自怜微尚牵人事,未有中声起国光。腹负真惭读书少,眼明今喜得朋良。
劝农以湘波不动楚山碧花压阑干春昼长为韵得干字。宋代。张孝祥。 积雨已连月,长沙尚春寒。今朝定何朝,唤客来江干。问讯湘西寺,雾重江漫漫。聊须万斛舟,渡此千尺湍。老松如相迎,翠落头上冠。却望城中花,宝髻垂珠鬘。劝农有故事,般乐非所安。薄晚会春园,老稚随马鞍。彘肩侑尊酒,呼唤来同盘。从容及鄙事,尔汝开心肝。我是耕田夫,偶然此为官。饱不知稼穑,愧汝催租瘢。愿言各努力,长年好相看。
贾天锡惠宝薰乞诗多以兵卫森画戟燕寝凝清香。宋代。黄庭坚。 公虚采蘋宫,行乐在小寝。香光当发闻,色败不可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