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民(1176~1260)或(1175~1260)字用章,自号鹤鸣老人,泽州晋城(今属山西晋城)人。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元嘉之后。年幼时 ,勤于经史百家,尤精通二程理学。承安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弃官教授乡里,隐居嵩山,元政府泽州长官段直从河南嵩山迎回李俊民任泽州教授,长期在泽州大阳生活教学。金亡后,忽必烈召之不出,卒谥庄靖。能诗文,其诗感伤时世动乱,颇多幽愤之音。有《庄靖集》。 ...
李俊民。 李俊民(1176~1260)或(1175~1260)字用章,自号鹤鸣老人,泽州晋城(今属山西晋城)人。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元嘉之后。年幼时 ,勤于经史百家,尤精通二程理学。承安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弃官教授乡里,隐居嵩山,元政府泽州长官段直从河南嵩山迎回李俊民任泽州教授,长期在泽州大阳生活教学。金亡后,忽必烈召之不出,卒谥庄靖。能诗文,其诗感伤时世动乱,颇多幽愤之音。有《庄靖集》。
走笔奉酬伯昌示潇湘烟竹图。宋代。沈辽。 三年潇湘客,不厌潇湘游。二水相会处,下有白蘋洲。洲上多美竹,出没清浅流。森森百顷青,玉簳长与修烟浮。岁久无人采,往往半折古岸头。坡陁上下不知际,直接九疑千古愁。当时古人相会处,至今作亭在林幽。最爱苦雨时,吾尝棹轻舟。乐与渔人相往返,其意岂在网与钩。由来古人能放达,何必傲王侯。洛阳公子有佳致,落笔直与造化侔。方拿抨图止数尺,写出潇湘千里秋。南山老夫谢世故,一榻静卧如浮沤。遣使持书远相示,欲与老夫醒病眸。老夫困瘁不知报,世上谁为王子猷。
玉泉观鱼。明代。沈周。 石池本清冽,映日更明透。畜鱼不得藏,巨细百尾凑。在水若空游,一一见肥瘦。又若在镜中,鳞鬣无差谬。旅往还旅来,人饵口即就。洋洋得其所,何如浴沂秀。深契濠上观,肯袭如棠陋。心赏失归途,昏云黯孤岫。
伏枕衡门万事忘,为君颠倒著衣裳。红丝欲系朱颜客,彩笔偏携白面郎。
一榻星辰吟处堕,半轩风雨话来长。临安咫尺堪携醉,千树桃花拂短航。
费孝廉过访投赠新诗将由钱塘入广陵买丽姝长干而返即席戏赠。明代。胡应麟。 伏枕衡门万事忘,为君颠倒著衣裳。红丝欲系朱颜客,彩笔偏携白面郎。一榻星辰吟处堕,半轩风雨话来长。临安咫尺堪携醉,千树桃花拂短航。
端友以桂浆两樽见惠赋诗六首 其二。宋代。陈渊。 秋水无声泻玉觥,镜奁初启净无尘。未将滋味誇殊胜,已觉风神最恼人。
送李世卿还嘉鱼五首 其一。明代。陈献章。 楚地多佳人,可慕不可求。长江崩西浪,五岭障东皞。翩翩李叔子,晤语沧溟秋。诸贤当未衰,济世吾何忧。归去襄南州,问询李与刘。
湖上作。宋代。陆游。 耳目聪明手足轻,应酬幽事未忘情。百年日向渔樵过,千里云从几席生。樽酒每招邻父共,图书时与小儿评。但余烟水无俦侣,堪笑沙鸥欲抗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