堆床朱卷考初分,卫士传呼夜锁门。覂驾已多东野马,抟扶应有北溟鲲。
熟衣乍换寒犹薄,倦枕才凭睡易昏。愿向斯文求俊乂,大廷行对帝王尊。
会试院泰甫兵部既答和拙作且示以佳章仆以汨于校文遂稽貂续仍韵见趣所考既就格辄缀四首录奉一笑 其一。唐代。张翥。 堆床朱卷考初分,卫士传呼夜锁门。覂驾已多东野马,抟扶应有北溟鲲。熟衣乍换寒犹薄,倦枕才凭睡易昏。愿向斯文求俊乂,大廷行对帝王尊。
张翥(1287~1368) 元代诗人。字仲举,晋宁(今山西临汾)人。少年时四处游荡,后随著名文人李存读书,十分勤奋。其父调官杭州,又有机会随仇远学习,因此诗文都写得出色,渐有名气。张翥有一段时间隐居扬州,至正初年(1341)被任命为国子助教。后来升至翰林学士承旨。 ...
张翥。 张翥(1287~1368) 元代诗人。字仲举,晋宁(今山西临汾)人。少年时四处游荡,后随著名文人李存读书,十分勤奋。其父调官杭州,又有机会随仇远学习,因此诗文都写得出色,渐有名气。张翥有一段时间隐居扬州,至正初年(1341)被任命为国子助教。后来升至翰林学士承旨。
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不幸而在穷僻之域,无车马之资,犹当博学审问,古人与稽,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几可得十之五六。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虽有子羔、原宪之贤,终无济于天下。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夫以孔子之圣,犹须好学,今人可不勉乎?
与友人书(节选)。清代。顾炎武。 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不幸而在穷僻之域,无车马之资,犹当博学审问,古人与稽,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几可得十之五六。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虽有子羔、原宪之贤,终无济于天下。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夫以孔子之圣,犹须好学,今人可不勉乎?
五惜 其二 惜志行。明代。韩上桂。 二惜曰:披典坟以逖览,有往哲之高踪。太上禀德于天性,其次敛节于陶镕。恒履贞而迪吉,罔投径以即凶。何吾生之独闇,变往度而苟从。当其闻礼过庭,执经负笈。傍璧沼以栖迟,分藜灯而讲习。亦尝仰止高山,纵观大海。惕屋漏以兴怀,望尘纷而恐浼。岁月互换,轨辙多岐。珠以泥汨,金逐煅亏。厌守方之困束,乐放浪以游移。遂托意漆园,驾声柱下。等毫末于太山,喻万物于一马。认仁义为骈支,薄礼教为虚假。又况韵学染指,绮语驰情。将张末队,谋抗雄旌。屈宋供其驱策,崔张恣其讥评。遂谓吐凤未工,雕龙尚陋。花开花落,时赓野鸟之吟,云去云来,或代天孙之绣。钵响在而篇成,烛痕新而句就。于是豪心顿长,逸兴转浓。淋漓杯酒,跌宕谈锋。同座骇其论说,旁观哂其形容。崔瑗座右之铭,卫武初筵之戒。篑每隳于垂成,泉将沦于胥败。令遂往而弗还,诚不知其所届。嗟乎诡迹易炫,矩步难遵。木从绳则直,马受勒斯驯。诗书礼乐,总生人之布菽,滑稽放诞,实世道之荒蓁。用钩吻以延龄,借羊皮而补貉。愚夫且谓弗宜,智士而云可作。在昔周处,斩蛟誓志。亦有戴渊,投剑归义。闻微言而忽惺,受严规而靡弃。割积习之牵缠,證本来之清粹。并能流声史籍,作则士林。就当时而共啧,历异代以同钦。大道伊何,迷途未远。譬彼农夫,是穮是蓘。苟夜气之能滋,愿含芳于岁晚。
书幸。宋代。陆游。 土盎常余菜,山庖不绝烟。罢医翻少疾,无术自长年。小舴烟波宅,闲身陆地仙。东窗最佳处,日对坐忘编。
十三澳诗。清代。胡健。 粉署何嫌冷似冰,东西分卫蔚云蒸。少躬稼穑先畴美,多羡鱼盐旧业增。屋结海隅邻叔敖,人誇豪气拟陈登。案山头看鲲游浪,会向风雷化大鹏。
折尽荼,尚留得、一分春色。还记取、青梅如弹,共伊同摘。少日对花昏醉梦,而今醒眼看风月。恨牡丹、笑我倚东风,形如雪。人渐远,君休说。榆荚阵,菖蒲药。算不因风雨,只因鶗鴂。老冉冉兮花共柳,是栖栖者蜂和蝶。也不因、春去有闲愁,因离别。
满江红·折尽荼。宋代。辛弃疾。 折尽荼,尚留得、一分春色。还记取、青梅如弹,共伊同摘。少日对花昏醉梦,而今醒眼看风月。恨牡丹、笑我倚东风,形如雪。人渐远,君休说。榆荚阵,菖蒲药。算不因风雨,只因鶗鴂。老冉冉兮花共柳,是栖栖者蜂和蝶。也不因、春去有闲愁,因离别。
次过徽岭韵。明代。谢复。 直指风声已早传,山城到日属霜天。行经驿路峰峦秀,坐对寒崖瀑布悬。圣世升平无谏疏,王程清暇有诗联。飞腾此去中天近,藤刺何缘作意缠。
上巳同外弟吴顺侯甥林世模弟元汉男渠饮北山寺。明代。谢元汴。 忽忽自兹去,澹然诣一山。物心因趾往,我意与松间。蔬茗敦醇理,耘锄恤力艰。便从岚翠转,绿净见汉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