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里春光媚,花前可独行。额黄团带小,眉绿画痕轻。
荡桨波浮鹢,裁衣粉妒莺。却愁风信恶,明日树阴生。
明日在罗中官园池次韵。唐代。马祖常。 帝里春光媚,花前可独行。额黄团带小,眉绿画痕轻。荡桨波浮鹢,裁衣粉妒莺。却愁风信恶,明日树阴生。
马祖常(1279~1338)元代色目人,回族著名诗人。字伯庸,光州(今河南潢川)人。延佑二年,会试第一,廷试第二,授应奉翰林文字,拜监察御史。元仁宗时,铁木迭儿为丞相,专权用事,马祖常率同列劾奏其十罪,因而累遭贬黜。自元英宗硕德八剌朝至元顺帝朝,历任翰林直学士、礼部尚书、参议中书省事、江南行台中丞、御史中丞、枢密副使等职。为文法先秦两汉,宏瞻而精核,富丽而新奇,内容多制诏、碑志等类作品,诗作圆密清丽,除应酬之作外,亦有反映民间疾苦的作品。 ...
马祖常。 马祖常(1279~1338)元代色目人,回族著名诗人。字伯庸,光州(今河南潢川)人。延佑二年,会试第一,廷试第二,授应奉翰林文字,拜监察御史。元仁宗时,铁木迭儿为丞相,专权用事,马祖常率同列劾奏其十罪,因而累遭贬黜。自元英宗硕德八剌朝至元顺帝朝,历任翰林直学士、礼部尚书、参议中书省事、江南行台中丞、御史中丞、枢密副使等职。为文法先秦两汉,宏瞻而精核,富丽而新奇,内容多制诏、碑志等类作品,诗作圆密清丽,除应酬之作外,亦有反映民间疾苦的作品。
偕彦山从子游卧樟楼观古樟循城闉访春草池次日由谢客岩登舟即以留别 其二。清代。朱葵之。 甘霖霁颓阳,屐齿未云惫。雉堞纷四环,瞻瞩随所届。差鳞市廛胪,陟足泉石怪。仰看山果垂,侧听林禽话。纡行转陂陀,十笏画境界。明明谢公池,源流汇众派。堤柳碧尚鲜,涧荷红未败。依然春草塘,茏葱恍披薤。想其下笔时,同心磁取芥。一蓼忽千秋,诗成喜清快。亭台渺云烟,林峦俨图画。平生仰止心,于兹泯介介。惜哉谢客岩,未展石丈拜。行行语仆夫,明发途当戒。
南越行。宋代。朱之才。 南越太后邯郸女,皓齿明眸照蛮土。珊瑚为帐象作床,锦伞高张击铜鼓。太液池内红芙蓉,自怜谪堕蛮烟中。灞陵故人杳无耗,深宫独看南飞鸿。随儿作帝心不愿,惟愿西朝柏梁殿。茂陵刘郎亦可人,遣郎海角来相见。金猊夜燎龙涎香,明珠火齐争煌煌。番禺秦甸隔万里,今夕得遂双鸳鸯。白首相君佩银印,干戈欲起萧墙衅。莫言女子无雄心,置酒宫中潜结阵。汉家使者懦且柔,纤手自欲操霜矛。孤鸾竟落老枭手,可怜空奋韩千秋。楼船戈鋋师四起,或出桂阳下漓水。越郎追斩吕嘉头,九郡同归汉天子。尉□坟草几番青,霸业犹与炎洲横。玉玺初从真定得,黄屋却为邯郸倾。五羊江连湘浦竹,娇魂应伴湘娥哭。
酬乐天春寄微之。唐代。元稹。 鹦心明黠雀幽蒙,何事相将尽入笼。君避海鲸惊浪里,我随巴蟒瘴烟中。千山塞路音书绝,两地知春历日同。一树梅花数升酒,醉寻江岸哭东风。
五石斋听雨。明代。韩上桂。 雨声滴沥转淋铃,久旱枯条尽欲青。五石恍攒云外出,半池疑杂涧中听。间支藤枕聊高卧,静掩柴扉且密扃。世事纷纭都不管,床头止有太玄经。
峨眉县。清代。毛澄。 古槐夹道小邮亭,蜡树平田岁暮青。水色过清知雪化,土膏微冷带云腥。农分供石争山界,僧送春茶入县庭。只有中峨看不足,乍如眉影乍如屏。
赠刘琨诗 其十三。魏晋。卢谌。 长徽已缨,逝将徙举。收迹西践,衔哀东顾。曷云涂辽,曾不咫步。岂不夙夜,谓行多露。
哭刁景纯。宋代。苏轼。 读书想前辈,每恨生不早。纷纷少年场,犹得见此老。此老如松柏,不受霜雪槁。直従毫末中,自养到合抱。宏材乏近用,千岁自枯倒。文章余正始,风节贯华皓。平生为人尔,自为薄如缟。是非虽难齐,反覆看愈好。前年旅吴越,把酒庆寿考。扣门无晨夜,百过迹未扫。但知従德公,未省厌丘嫂。别时公八十,后会知难保。昨日故人书,连年丧翁媪。(景纯妻先亡。)伤心范桥水,漾漾舞寒藻。华堂不见人,瘦马空恋帡。我欲江东去,匏樽酌行潦。镜湖无贺监,恸哭稽山道。忍见万松冈,荒池没秋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