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行无休期,晨夜涉风水。
蹈越历吴乡,乘楚造齐鄙。
逗浦波尚险,即陆路才砥。
依稀见州郭,仓皇问官邸。
土墙讶半颓,草屋惊全圮。
所幸民俗淳,稍使客情喜。
北来既旬月,西去尚几里。
严程谓已近,危途方始此。
沮洳浩茫茫,菅茅复靡靡。
幽燕去魂断,伊洛望心死。
日暮坐空床,浩然念枌梓。
抵胶州。唐代。戴良。 舟行无休期,晨夜涉风水。蹈越历吴乡,乘楚造齐鄙。逗浦波尚险,即陆路才砥。依稀见州郭,仓皇问官邸。土墙讶半颓,草屋惊全圮。所幸民俗淳,稍使客情喜。北来既旬月,西去尚几里。严程谓已近,危途方始此。沮洳浩茫茫,菅茅复靡靡。幽燕去魂断,伊洛望心死。日暮坐空床,浩然念枌梓。
(1317—1383)元明间浦江人,字叔能,号九灵山人,又号云林。通经、史百家暨医、卜、释、老之说。初习举子业,寻弃去,学古文于黄、柳贯、吴莱。学诗于余阙。元顺帝至正十八年,朱元璋取金华,召之讲经史。旋授学正。不久逃去。顺帝授以淮南江北等处儒学提举。后避地吴中,依张士诚。见士诚将败,挈家泛海,抵登、莱。欲行归扩廓军,道梗,侨寓昌乐。元亡,南还,变姓名,隐四明山。明太祖物色得之,召至京师,试以文,欲官之,以老疾固辞,忤旨。逾年自杀。良为诗风骨高秀,眷怀宗国,多磊落抑塞之音。有《九灵山房集》。 ...
戴良。 (1317—1383)元明间浦江人,字叔能,号九灵山人,又号云林。通经、史百家暨医、卜、释、老之说。初习举子业,寻弃去,学古文于黄、柳贯、吴莱。学诗于余阙。元顺帝至正十八年,朱元璋取金华,召之讲经史。旋授学正。不久逃去。顺帝授以淮南江北等处儒学提举。后避地吴中,依张士诚。见士诚将败,挈家泛海,抵登、莱。欲行归扩廓军,道梗,侨寓昌乐。元亡,南还,变姓名,隐四明山。明太祖物色得之,召至京师,试以文,欲官之,以老疾固辞,忤旨。逾年自杀。良为诗风骨高秀,眷怀宗国,多磊落抑塞之音。有《九灵山房集》。
欲扣诗坛不敢干,诗囊写出尽琅玕。歌声窈窕初闻雅,行李依稀始渡乾。
高韵想应卑汉魏,微言早已入脾肝。莫嫌潦倒无筋力,进步还看百尺竿。
前此九月间费翰林瀛洲会限五字同音之韵予时方行至江北近阅诸作紫岩公欲予追和之二首 其一。明代。湛若水。 欲扣诗坛不敢干,诗囊写出尽琅玕。歌声窈窕初闻雅,行李依稀始渡乾。高韵想应卑汉魏,微言早已入脾肝。莫嫌潦倒无筋力,进步还看百尺竿。
神宗皇帝挽辞五首 其五。宋代。张方平。 广大天同量,渊深海共澄。遽闻凭玉几,恨不瘗金绳。同轨陪仪仗,因山锁阙庭。深恩沦朽骨,孤梦绕新陵。
红船绿浪,雁翅排将遍。早有香车俟春岸。内家妆、谁要小凤帘垂,和弱柳,斗取腰身纤软。
麝裙飘碧磴,艳粉群群,尽倚晴峦谱幽怨。脉脉祝空王,掷眼儿郎,愿岁岁、幡前长见。
洞仙歌 上巳后五日游吴门观音山。清代。陈维崧。 红船绿浪,雁翅排将遍。早有香车俟春岸。内家妆、谁要小凤帘垂,和弱柳,斗取腰身纤软。麝裙飘碧磴,艳粉群群,尽倚晴峦谱幽怨。脉脉祝空王,掷眼儿郎,愿岁岁、幡前长见。又语悄风微怕莺知,早杏脸潮生,碎挼花瓣。
屯田。明代。郑文康。 海上无烽火,兵夫半入屯。田庐皆得业,鸡犬自成村。社饮翁归舍,春耕妇守门。不知戎马苦,同荷主君恩。
驾月新成碧玉梁。青天万里泻银潢。广寒宫里无双树,无热池边不尽香。
承露液,酿秋光。直须一举累千觞。不知世路风波恶,何似芗林气味长。
鹧鸪天(绍兴壬戌中秋前数夕与杨谨仲,鲁子明,刘曼容及子驹兄弟待月新桥)。宋代。向子諲。 驾月新成碧玉梁。青天万里泻银潢。广寒宫里无双树,无热池边不尽香。承露液,酿秋光。直须一举累千觞。不知世路风波恶,何似芗林气味长。
河渠歌十首为大司空潘公作并奉怀前大司空朱公 其六。明代。胡应麟。 六月边头未请粮,河西已到万馀皇。欢声欲沸三关士,满载嘉禾出太仓。
访云母山僧。唐代。护国。 森然古岩里,净行一番僧。松下滤寒水,佛前挑夜灯。莲花国土异,贝叶梵书能。想到空王境,无心问爱憎。
致政王参政挽诗二首 其二。宋代。汪藻。 赐第崇宁一再春,建炎方识老成人。早为勇退山林士,晚作中兴社稷臣。手把青箱传后裔,日陪黄阁转洪钧。乡关间阔虽千里,松槚相望亦海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