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惊闻报晓鸡,人家只在水云西。小舟横浦潮初落,茅屋压檐鸦乱啼。
县市仅誇南货聚,州城独许北军栖。平生自是多离恨,一到中原便惨悽。
至东胶。唐代。戴良。 海上惊闻报晓鸡,人家只在水云西。小舟横浦潮初落,茅屋压檐鸦乱啼。县市仅誇南货聚,州城独许北军栖。平生自是多离恨,一到中原便惨悽。
(1317—1383)元明间浦江人,字叔能,号九灵山人,又号云林。通经、史百家暨医、卜、释、老之说。初习举子业,寻弃去,学古文于黄、柳贯、吴莱。学诗于余阙。元顺帝至正十八年,朱元璋取金华,召之讲经史。旋授学正。不久逃去。顺帝授以淮南江北等处儒学提举。后避地吴中,依张士诚。见士诚将败,挈家泛海,抵登、莱。欲行归扩廓军,道梗,侨寓昌乐。元亡,南还,变姓名,隐四明山。明太祖物色得之,召至京师,试以文,欲官之,以老疾固辞,忤旨。逾年自杀。良为诗风骨高秀,眷怀宗国,多磊落抑塞之音。有《九灵山房集》。 ...
戴良。 (1317—1383)元明间浦江人,字叔能,号九灵山人,又号云林。通经、史百家暨医、卜、释、老之说。初习举子业,寻弃去,学古文于黄、柳贯、吴莱。学诗于余阙。元顺帝至正十八年,朱元璋取金华,召之讲经史。旋授学正。不久逃去。顺帝授以淮南江北等处儒学提举。后避地吴中,依张士诚。见士诚将败,挈家泛海,抵登、莱。欲行归扩廓军,道梗,侨寓昌乐。元亡,南还,变姓名,隐四明山。明太祖物色得之,召至京师,试以文,欲官之,以老疾固辞,忤旨。逾年自杀。良为诗风骨高秀,眷怀宗国,多磊落抑塞之音。有《九灵山房集》。
拟唐人十二月乐章并闰月 其六 六月。元代。胡奎。 裁红绡,曳白苧,馆娃宫中催避暑。夜凉水殿芙蓉开,矫如惊鸿下瑶台,隔花玉盌调冰来。
鹧鸪天二十二首 其二十二。清代。奕绘。 耿耿离怀两月余,雨中接得故人书。海棠花下题诗句,文选楼中问起居。闲岁月,病身躯。春风弹指忆当初。相知四海如君少,南北音书万莫疏。
河势。宋代。王安石。 河势浩难测,禹功传所闻。今观一川破,复以二渠分。国论终将塞,民嗟亦已勤。无灾等难必,从众在吾君。
送山伯良佐东归以务道期息涂为韵 其一。宋代。吕本中。 荆棘生良心,米盐入尘务。芬芳老不达,岂不以此故。人生锥处囊,颖末要立露。玉壶近青蝇,没没自点污。刳心万物表,却立看脱兔。
点绛唇 其一 和吴见山韵。宋代。吴文英。 金井空阴,枕痕历尽秋声闹。梦长难晓。月树愁鸦悄。梅压檐梢,寒蝶寻香到。窗黏了。翠池春小。波冷鸳鸯觉。
送项少府之长洲任诗。明代。罗玘。 上令下簿领,日同餐吴粳。餐粳问租田,田不在吴城。田初属吴疆,今分与吴平。海壅太湖溢,湿洼苦常盈。虽耕十七八,此外蛤蛎蛏。刈穫登饟道,亦如新被兵。前者劝农事,无如子知名。子船在胥门,棹夫颇生狞。船头莫搥鼓,船尾莫树旌。树旌与搥鼓,恐使老稚惊。弃掷覆圩锸,于前事逢迎。况能殖葑茭,而与恶浪争。彼桥谺谺门,此岸蔚蔚柽。暑荫涝可泄,前勋歘如生。系船门之涯,髡柽用炊烹。采采堤边蔬,蔓菁复蔓菁。所贵官长瘦,如兵立先声。官瘦民自肥,民肥邦无倾。与子相别离,行行重行行。
圆觉顽空觉讲主真赞二首。宋代。释普济。 头鬅鬙,眼乖角。得天台之奥旨,继永嘉之先觉。执文字见,离文字缚。说大义则四座风生,徵异解则百川潮落。昭昭乎教苑之祥麟,昂昂乎鸡群野鹤。虽正席四处不足畅其设施,然分座五山亦不负其所学。是为广智九世之孙,啸岩一枝不致寥寞者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