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赋奇特,千古壮西州。三峰屹起相对,长剑凛清秋。铁*高垂翠壁,玉井冷涵银汉,知在五云头。造物可无物,掌迹宛然留。记重瞳,崇祀秩,答神休。真诚若契真境,青鸟引丹楼。我欲乘风归去,只恐烟霞深处,幽绝使人愁。一啸蹇驴背,潘阆亦风流。
水调歌头 望华山。唐代。李齐贤。 天地赋奇特,千古壮西州。三峰屹起相对,长剑凛清秋。铁*高垂翠壁,玉井冷涵银汉,知在五云头。造物可无物,掌迹宛然留。记重瞳,崇祀秩,答神休。真诚若契真境,青鸟引丹楼。我欲乘风归去,只恐烟霞深处,幽绝使人愁。一啸蹇驴背,潘阆亦风流。
李齐贤(1288—1367),字仲思,号益斋、栎翁,谥号文忠公。韩国古代“三大诗人”之一。不但是高丽时期卓越的诗人,也是韩国文学史上优秀的词作家,还是韩国古代民歌整理者、翻译家。著作有《益斋乱稿》(10卷)、《栎翁稗说》(4卷)、《益斋长短句》等。 ...
李齐贤。 李齐贤(1288—1367),字仲思,号益斋、栎翁,谥号文忠公。韩国古代“三大诗人”之一。不但是高丽时期卓越的诗人,也是韩国文学史上优秀的词作家,还是韩国古代民歌整理者、翻译家。著作有《益斋乱稿》(10卷)、《栎翁稗说》(4卷)、《益斋长短句》等。
次韵子瞻见寄。宋代。苏辙。 衮衮河渭浊,皎皎江汉清。源流既自异,美恶终未明。嗟我顽钝质,乃与公并生。出处每自托,讴吟辄尝赓。譬如病足马,共此千里程。胜负坐已决,岂待终一枰。忆公年少时,濯濯吐新萌。坚姿映松柏,填节凌榛荆。学成志益厉,秋霜落春荣。澹然养浩气,脱屣遗齐卿。百链竟不变,三折终未鸣。区区两郡守,籍籍四海声。年来效暗默,世事慵讥评。不见室家好,恍如揖重城。别离长尘垢,岁月何峥嵘。彭门偶会合,白发互相惊。受教恐不足,吐论那复争。疾雷发聋聩,清月照昏盲。笃爱未忍弃,浪云旧齐名。更请问郭许,题品要当精。〈子瞻杭州见寄诗云:先生别驾旧齐名。〉
木犀著雨。宋代。释居简。 空山雨淫秋,妒我庭中犀。犀敷粟玉英,浸渍仍葳蕤。有如春方中,名品嗟淋漓。因依海棠泪,著此霜蟾枝。闻此辄掩耳,代犀前致辞。燕脂怨无香,姿色独媚时。烘晴睡未足,已惊胡马嘶。彫零怕随雨,嫣然成怆悽。鲜明擅韶华,不足较等夷。自怜宫样黄,不结春风知。木兰固可友,宿莽亦可师。正色俗子憎,浓馥天风吹。苔痕净如染,绿展承霏霏。故家换骨法,降真合传衣。大山与小山,骚雅同衿期。至今百世下,犹有芗林诗。何心与物竞,有泪无从挥。
踏云行 赠刘妙真化缘。金朝。王处一。 普化行缘,心清步稳。通玄路上同参论。丹诚修炼灭凶顽,建成大福相资润。拨度昏迷,点开心印。十方父母皆巡问。今生既得遇全真,归期
咏范氏池亭。元代。岑安卿。 虚亭巧结构,有此观鱼境。碧沼风生纹,高林月留影。花竹列我前,松杉瘦而颖。山环翡翠屏,水莹琉璃井。书生东海来,山水颇深省。喜有郑家湖,诗文每相警。
故山。明代。王守仁。 鉴水终年碧,云山尽日閒。故山不可到,幽梦每相关。雾豹言长隐,云龙欲共攀。缘知丹壑意,未胜紫宸班。
白菊三首。唐代。司空图。 人间万恨已难平,栽得垂杨更系情。犹喜闰前霜未下,菊边依旧舞身轻。莫惜西风又起来,犹能婀娜傍池台。不辞暂被霜寒挫,舞袖招香即却回。为报繁霜且莫催,穷秋须到自低垂。横拖长袖招人别,只待春风却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