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褧(1294-1346), 字显夫,大都宛平(今属北京市)人。泰定元年(1324)进士,授秘书监校书即,改翰林编修。后至元三年(1337)累官监察御史,出佥山南宪,改西台都事,入为翰林待制,迁国子司业,擢翰林直学士,兼经筵讲官。卒赠范阳郡侯,谥文清。著有《燕石集》。延佑中,挟其所作诗歌,从其兄本(字诚夫)入京师,受到元明善、张养浩、蔡文渊、王士熙方等学者的慰荐。至治元年(1321),兄诚夫登进士第一,后三年(1324)显夫亦擢第,出于曹元用、虞集、孛术鲁翀之门,时士论荣之。 ...
宋褧。 宋褧(1294-1346), 字显夫,大都宛平(今属北京市)人。泰定元年(1324)进士,授秘书监校书即,改翰林编修。后至元三年(1337)累官监察御史,出佥山南宪,改西台都事,入为翰林待制,迁国子司业,擢翰林直学士,兼经筵讲官。卒赠范阳郡侯,谥文清。著有《燕石集》。延佑中,挟其所作诗歌,从其兄本(字诚夫)入京师,受到元明善、张养浩、蔡文渊、王士熙方等学者的慰荐。至治元年(1321),兄诚夫登进士第一,后三年(1324)显夫亦擢第,出于曹元用、虞集、孛术鲁翀之门,时士论荣之。
有叟。宋代。陆游。 有叟镜湖边,茆茨八九椽。凭阑秋万里,闭户醉经年。身外浮名小,胸中浩气全。此生吾自判,造物恐无权。
小儿难夫子辨。南北朝。王寂。 我行自并门,道出太行岭。路傍古石人,髣髴类形影。过客互传疑,是非竟谁请。会逢田舍翁,荷杖雪垂领。为问定何如,愚蒙庶几警。云昔东家丘,历聘入吾境。偶此值小儿,难诘豪且颖。丘也不能对,驱车返天井。邦人思其贤,想像刻顽矿。始予骇其言,嗔赤发面颈。夫子圣者欤,日月揭馀炳。岂闻采樵斧,巧掩运斤郢。翁徒老于年,此事能不省。翁闻遽愀然,色厉声亦猛。辙迹今尚存,事况传已永。书生多大言,诡辩勿复骋。信知端木赐,下释东野犷。正如与蟪蛄,而语春秋景。小姑嫁彭郎,举世莫能整。嗟哉吾道穷,生死何不幸。生而非其时,伐树迹屡屏。亦尝撩虎须,白刃脱俄顷。死为万世师,庙貌多土梗。自非二仲月,门寮终岁静。山魈与社鬼,香火未尝冷。此事固不平,此心尝耿耿。吾生赋拙直,浪许近骨鲠。与物例多忤,所动坐愆眚。愤世无奈何,空令气生瘿。
夏日灵山堂避暑。明代。徐熥。 灌木阴中共倚栏,飞来苍翠落檐端。满林花雨诸天近,六月松风一座寒。鸟入乱云翻影灭,蝉当斜日送声残。相逢正有淹留兴,其奈疏钟报夜阑。
赠张康。宋代。王安石。 昔在历阳时,得子初江津。手中紫团参,一饮宽吾亲。舍舟城南居,杖屦日相因。百口代起伏,呻呼聒比邻。叩门或夜半,屡费药物珍。欲报恨不得,肠胃盘车轮。今逢又坎坷,令子驰风尘。颠倒车马间,起先冰雪晨。嗟我十五年,得禄尚辞贫。所读漫累车,岂能苏一人。无求愧子义,有施惭子仁。逝将收桑榆,邀子寂寞滨。
野行赴塾。清代。周馨桂。 频年望远不胜嗟,此日萍踪路未赊。雨后春堤添柳色,烟中茅屋见桃花。久栖虞岭重回首,暂卧香山总是家。欲返田园随可得,莫嫌门外即天涯。
野望。明代。郑岳。 病告捐微禄,官閒带旧衔。提携惟药裹,懒慢废书缄。海阔浮孤屿,天空挂一帆。吟眸随处著,秋色满衣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