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凤才华锦水头,鸣銮仙步上瀛洲。文传庄叔栖云集,赋奏金卿花萼楼。
何国白环曾入贡,至今青海未全收。庙堂终用平戎策,未许栖迟老一丘。
赠赵大洲太史。唐代。杨慎。 起凤才华锦水头,鸣銮仙步上瀛洲。文传庄叔栖云集,赋奏金卿花萼楼。何国白环曾入贡,至今青海未全收。庙堂终用平戎策,未许栖迟老一丘。
杨慎(1488~1559)明代文学家,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字用修,号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称博南山人、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
杨慎。 杨慎(1488~1559)明代文学家,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字用修,号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称博南山人、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醉花间 春恨。清代。商景兰。 愁离别。偏离别。别恨多周摺。无计解离情,独倚天边月。窗外子规啼,正与春风杂。问鸟语花光,何时皆愁绝。
采莲词。明代。文嘉。 摇棹若耶津,红妆映水新。歌声何处起,愁杀采香人。共入荷花去,隔花闻笑语。击桨溅红裳,同来采莲女。秋水滩滩碧,荷花渚渚香。荡舟莫击楫,沙上有鸳鸯。双双采莲女,各各有春心。谁歌竹枝调,春心应更深。朝朝采莲去,暮暮采莲归。朝暮空相守,思郎心欲飞。采莲复采莲,花尽恐伤藕。拨棹出花去,女伴争前后。舟中采莲女,岸上游冶子。两意暂相窥,无由得双美。妾欲向花语,花应对妾羞。溪花与溪女,相妒几时休。
送陆进士伯载还京四首 其四。明代。顾璘。 礼就先朝典,行萦故国思。身将旌节返,文动庙堂知。准拟留司草,无劳赋采芝。天光开凤诏,春水正漪漪。
梅花集句 其一四六。金朝。李龏。 一从笛里送孤妍,兴寄扬雄独守玄。忆著江南旧行路,可怜风味故依然。
题刘德温画湖山丰夏横幅四绝 其一。元代。赵秉文。 闻道神仙郭恕先,曾将清夏写湖山。而今宝墨归天上,时许刘郎见一斑。
精忠柏歌。清代。乔重禧。 风波亭上白日黑,三字狱成碧血碧。千秋冤愤谁见之,惟有凌霜一株柏。柏之生也精气横,柏之死也英风鸣。公生亦生死亦死,如公者死将焉生。柏既不能将身作弓弩,随公直捣黄龙府。又不能化为宝剑如吴钩,出匣径斩奸臣头。且不能效隗顺一狱卒,手捧公尸瘗岩樾。惟此盘屈尘沙中,日对南冠泣秋月。岁岁磨鍊风霜姿,青铜为皮铁为骨。黄天荡里杀气摧,朱仙镇上悲声哀。施全已死背嵬殉,眼见宋室成蒿莱。露叶风枝气郁勃,劲节棱棱谁与夺。纵有日暄雨润时,天地精华不能活。公也与柏原殊形,柏也与公为一身。柏死取其义,公死全其仁。丹心孤干不共劫火没,要使天下万世知其真。尽忠四字公镌背,精忠二字柏堪配。今日见柏如见公,泣下多于赭衣辈。吁嗟乎!古今正气乾坤中,圣贤与物无不同。君不见西湖墓上落日暗,南枝肃肃生寒风。
戊子除夕。明代。孙绪。 日日头颅白发增,乖疏终老汉阴亭。江山今古此除夕,朋辈几人如晓星。占岁细看新凤历,引年深负旧熊经。角声处处东风外,坐惜韶华不忍听。
郊行忆徵伯与德卿希大联句 其一。明代。顾清。 故人丘垄望中孤,古木荒村旧路纡。野奠有怀空酹酒,交游无兴更携壶。人间流落文章在,梦里依稀涕泪枯。此日九原如可作,问君曾记玉楼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