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林萧寺北山隅,曾是精庐隐昔儒。书带草生移钜野,篆文江绕接巴渝。
吟诗云合峰头碧,点易霞留洞口朱。何日放舟偕丽泽,红泉石蹬足斟㪺。
毛伯玉点易洞。唐代。杨慎。 净林萧寺北山隅,曾是精庐隐昔儒。书带草生移钜野,篆文江绕接巴渝。吟诗云合峰头碧,点易霞留洞口朱。何日放舟偕丽泽,红泉石蹬足斟㪺。
杨慎(1488~1559)明代文学家,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字用修,号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称博南山人、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
杨慎。 杨慎(1488~1559)明代文学家,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字用修,号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称博南山人、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初冬至近村。宋代。陆游。 南国霜常晚,初冬叶始红。旷怀牛屋下,美睡雨声中。沮水忆浮马,幡山思射熊。何由效唐将,八十下辽东?
冬晚。宋代。陈宗远。 檐乐无风静自鸣,开窗亦复使眸醒。投林倦鸟低翻翼,触纸痴蝇细有声。篱外半悬红子落,墙间少见绿莎明。阳生阴后春来近,准拟新诗为发萌。
望江南。宋代。刘辰翁。 七日後,重会是星前。二月之间浑似此,馀年何止万三千。日拟醉华筵。歌白雪,除是雪儿传。看取长生瓢屡倒,眼前橘粟术何玄。自唱鹊桥仙。
石佛道中隔水梅花满山。宋代。周紫芝。 平明跨羸骖,遥遵石头路。循山一溪横,隔水得幽处。树疑虬龙骧,石作苍虎踞。云庵有遗屋,突兀在烟树。方壶岂不佳,弱水无船渡。空馀恼幽香,梅花满春屿。心知姑射仙,兹焉饮风露。水自平湖分,香从一山度。风姿不自持,照影各矜顾。安得从之游,徘徊著双屦。
襄阳咏史 其十 酂城。金朝。李俊民。 谁是兴刘第一功,我侯只合最先封。当时猎犬犹争甚,得鹿权都在指踪。
自南康往广信完卷述怀十首 其九。明代。李梦阳。 赦者小人幸,臣诚小人侪。匪图轩盖荣,山海有奇怀。礼法无复拘,评者靡我排。思夙慕华贵,振鞅登要逵。烜赫岂不快,寤寐忧所乖。识几既不早,今恋非鄙哉。乘桴越洋涛,采兰及春滋。于焉可佳容,庞叟心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