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胶水浅似坳堂,忽尔宵残雨送凉。原色未须歌涤涤,滩声最喜听浪浪。
望中笑电生矫矢,梦里雷车借阿香。便注仙瓢倾马背,尽回焦土作金穰。
四月十一日喜雨柬妹丈刘珥江周五津。唐代。杨慎。 舟胶水浅似坳堂,忽尔宵残雨送凉。原色未须歌涤涤,滩声最喜听浪浪。望中笑电生矫矢,梦里雷车借阿香。便注仙瓢倾马背,尽回焦土作金穰。
杨慎(1488~1559)明代文学家,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字用修,号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称博南山人、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
杨慎。 杨慎(1488~1559)明代文学家,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字用修,号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称博南山人、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潞河日日生惊风,开头捩柁无老翁。短缆百丈牵不得,乘风欲驾经天虹。
一年忽忽又三月,夭桃飞雨絮飞雪。正是征夫怀念时,皇华触意每中热。
直沽道中读张翠屏舟中纵笔适有所感次韵柬内翰石溪梁先生。明代。王缜。 潞河日日生惊风,开头捩柁无老翁。短缆百丈牵不得,乘风欲驾经天虹。一年忽忽又三月,夭桃飞雨絮飞雪。正是征夫怀念时,皇华触意每中热。密云昨夜酿寒春,今朝好雨江山新。尘收树蓊山开色,沙没河平水减鳞。喜来濡笔挥晴霭,兴豪直度烟霄外。小舟那得酒如渑,与君共酌天津海。
夷陵县欧阳永叔至喜堂。宋代。苏轼。 夷陵虽小邑,自古控荆吴。形胜今无用,英雄久已无。谁知有文伯,远谪自王都。人去年年改,堂倾岁岁扶。追思犹咎吕,感叹亦怜朱。?时朱太守为公筑此堂。?旧种孤楠老,新霜一橘枯。清篇留峡洞,醉墨写邦图。?三游洞有诗,《夷陵图》后有留题处。?故老问行客,长官今白须。著书多念虑,许国减欢娱。寄语公知否,还须数倒壶。
思家五首竹枝体 其四。宋代。汪梦斗。 儿多废学自浇花,女近事人今抱牙。儿女长成忧失教,如何游子不思家。
鲍家田。宋代。董嗣杲。 衕转东山忆故钱,钱家曾赐鲍家田。地名有自谁能考,相业无闻姓却传。种藕户繁招宿鹭,寻花人倦信啼鹃。玉泉流荫分西去,并入官塘漾野船。
一斛珠 题金陵闺秀欧白神琼仙零翠。清代。王瑗。 瑶台返速。弄人造物情何酷。一编零翠挑灯读。我本无愁,也替临风哭。薄命小青伊又续。最怜才女偏无禄。画眉人解传珠玉。俗粉庸脂,空老黄金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