璧月琼枝风韵在。皎皎盈盈,自拗梅花带。一笑倾城迷下蔡。
暗香疏影春难赛。
年纪无多情性快。翠袖金杯,满劝深深拜。禅室散花元不碍。
道人还了鸳鸯债。
蝶恋花 二阕 其一。唐代。杨慎。 璧月琼枝风韵在。皎皎盈盈,自拗梅花带。一笑倾城迷下蔡。暗香疏影春难赛。年纪无多情性快。翠袖金杯,满劝深深拜。禅室散花元不碍。道人还了鸳鸯债。
杨慎(1488~1559)明代文学家,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字用修,号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称博南山人、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
杨慎。 杨慎(1488~1559)明代文学家,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字用修,号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称博南山人、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次韵许节推喜雨。宋代。陈造。 旧雨新雨不后期,丰年当复歌周诗。手调玉烛属廊庙,归功假手敢固辞。妇子赴工听晓鼓,山歌和应挥汗雨。麦黄蚕老十分熟,坐衙日日闻此语。偕君薄宦群山中,与我忧喜大抵同。畏垒谬诧庚桑楚,醉乡盍访王无功。向来小旱烦忧恤,喜雨新来慰衰疾。焉得妙思作强对,如埙如篪吕应律。行藏老矣不问天,一饱肯受儿辈怜。炉熏频炷窗频托,公馀还我文字乐。
都官叶。宋代。张方平。 宗邸横经授小侯,迹同半隐久沈浮。却寻故国溪山路,多谢朝堂钟鼓楼。冉冉年华年老态,纷纷时事作閒愁。一丘一壑平生志,况有门人伴钓游。
宫莺。明代。王恭。 宫漏晓沈沈,间关百啭音。声随天乐下,色借御袍深。柳外窥残黛,花间识堕簪。长门终日闭,闻尔独关心。
七舍弟以东明令入觐遂拜徵命 其一。明代。区大相。 三年重挹袂,几度各沾裳。问子容何减,忧时鬓欲苍。赤墀求直谏,青史纪循良。无恙图书在,萧然去日装。
梧桐月。宋代。陈谦。 琪树西风露井傍,镜寒移影度银床。凤枝清切元疑昼,鹤梦凄凉不待霜。点笔诗人题夜绿,知更宫女怨秋黄。莫教一叶轻摇落,珍重千门被耿光。
白菊。宋代。苏辙。 白菊长先黄菊开,年年九日泛新醅。犹存古历摽花候,不奈时人信手栽。得势从教盈九畹,俯眉聊复引三杯。愈风明目须真物,能使神农为尔回。
钟宝潭。元代。胡天游。 积水太古色,临深思无邪。连峰俯澹瀩,暗浪鸣谽谺。苍茫蛟龙穴,窕窈鱼龙家。何年万石灵,走此千丈洼。传闻苍山北,有寺凌飞霞。惊波驾蒲牢,白昼谁能遮。至今所历地,断石如破瓜。年深事既往,至宝难披沙。平生好古意,此语信非誇。乃知跃冶物,岂就世俗挝。想像追蠡姿,徘徊大江涯。翻然忆泗鼎,长啸惊林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