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宫露下秋如水。月明千里人千里。莫上最高楼。天际添别愁。
一时今夕会。且共尊前醉。踪迹似飘蓬。明年何处逢。
菩萨蛮 大理普宁寺中秋。唐代。杨慎。 花宫露下秋如水。月明千里人千里。莫上最高楼。天际添别愁。一时今夕会。且共尊前醉。踪迹似飘蓬。明年何处逢。
杨慎(1488~1559)明代文学家,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字用修,号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称博南山人、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
杨慎。 杨慎(1488~1559)明代文学家,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字用修,号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称博南山人、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访南岩一滴泉。宋代。韩淲。 僧逃寺已摧,唯馀旧堂殿。颠倒但土木,彷佛昔所见。山寒少阳燄,崖冷尽冰线。曾无五六年,骤觉荒凉变。遗基尚可登,一滴泉自溅。忆昨淳熙秋,诸老所闲燕。晦庵持节归,行李自畿甸。来访吾翁庐,翁出成饮饯。因约徐衡仲,西风过游衍。辛师倏然至,载酒具殽膳。四人语笑处,识者知叹羡。摩挲题字在,苔藓忽侵遍。壬寅到庚申,风景过如箭。惊心半存没,历览步徐转。回思劝耕地,尝著郡侯宴。今亦不能来,草木漫葱茜。人间之废坏,物力费营缮。不如姑付之,猿鸟自啼啭。
游小金山。明代。伦以谅。 妙高台上灵峰月,爱尔孤光尽夜看。天上琼楼归未得,御前金炬不胜寒。花开古寺香风合,鸿度长空雪影单。踪迹平生湖海外,断碑残碣为谁刊。
夜惜禁中桃花因怀钱员外。唐代。白居易。 前日归时花正红,今夜宿时枝半空。坐惜残芳君不见,风吹狼藉月明中。
和王推官正月十三日游戒珠寺竹轩诗二首 其一。宋代。慕容彦逢。 谁种筼筜翠扫天,拟将风月度流年。当轩便是真如境,到岸何须般若船。
题李仲宾竹二幅。元代。方回。 可是笔端如与可,亦须胸次有东坡。自从举世夸崔白,似觉无人识李颇。
灯船曲四首 其二。明代。黎遂球。 尽著冰纱阔袖衣,柳阴人与燕交飞。河房倚遍檐前树,夜扣城门趁队归。
书怀。宋代。戴栩。 随牒沧海隅,两见初月吐。缅怀故山友,飘散等风雨。低头繙簿书,仄足随步武。荒哉旧时学,千古压一缕。泾渭谁浊清,荼荠互甘苦。痴儿了官事,朝饭或过午。聊为五斗淹,未受三命俯。有得那免失,无阙孰为补。门前流水车,六辔去如组。忽逢阮生途,微径何由取。夸者类死权,所死固已粗。人生天地间,谁客复谁主。蛙鸣傥适意,贤於两部鼓。蜗角起相攘,战剧赤白羽。息机自搰搰,独趣甘踽踽。喧寂不相谋,笑人从邓禹。行藏正有时,倚楼追杜甫。固知抱书癖,未肯学钱虏。长缨羁单于,尺纸招赞普。古来磊落人,过眼蚊蚋聚。且复对青山,天外修眉妩。悠然成独酌,醉语免童羖。是时秋冬交,寒事欲墐户。蛩螀夜唧唧,草木霜莽莽。新诗从何来,令我隘寰宇,飒然出世姿,一蜕尘与土。海风入书帏,吟和鸥鸦櫨。夜光惊照室,恍若珠还浦。拂研染松煤,自汲寒井{无瓦}。恶语未用删,意澹声节古。起看参斗横,的历挂枌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