羲和运天晷,候虫和岁阴。昔为莎鸡羽,今为蟋蟀吟。
感彼萧条节,动此栖迟心。旅人在异乡,相思梦同衾。
登临一以眺,但见丘与岑。清泠含广泽,悲商印遥林。
结轸还归来,当轩抚鸣琴。幽兰久不奏,谁哉知此音。
秋日杂诗 其二。唐代。杨慎。 羲和运天晷,候虫和岁阴。昔为莎鸡羽,今为蟋蟀吟。感彼萧条节,动此栖迟心。旅人在异乡,相思梦同衾。登临一以眺,但见丘与岑。清泠含广泽,悲商印遥林。结轸还归来,当轩抚鸣琴。幽兰久不奏,谁哉知此音。
杨慎(1488~1559)明代文学家,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字用修,号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称博南山人、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
杨慎。 杨慎(1488~1559)明代文学家,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字用修,号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称博南山人、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送虞丞相孙运干诗三首 其二。唐代。王质。 尚象子生子,高风新又新。昔看三桧戏,今见一槐春。父祖有家法,典型如老人。傍观应自肯,自肯乃方亲。
留别姜卿野。明代。许国佐。 月色又兼秋,萧条短鬓柔。年华空苒苒,物论自悠悠。余习从人懒,孤吟籍影幽。男儿一片气,尚不负林邱。
和人乞朱樱十首。宋代。廖行之。 侯门珍膳诧猩唇,肉食愚哉鄙若人。安得頳珠洗荤濁,骊龙方寐讵非真。
谢顾惠嵓园亭宴集。明代。方献夫。 屡借名园胜,初沾小雨凉。清尊消俗虑,高阁俯奇芳。共有农家喜,偏添客梦长。迟回松竹底,恍忽在仙乡。
送余麦积上舍北上。明代。梁元柱。 尊酒江亭思不支,征帆犹逐朔风吹。相知且莫愁前路,孤调其如赋索居。剑倚庾关霜乍冷,花看帝里雪初姿。照馀天地为肝胆,吾等风尘岂鹿麋。
宿灵岩 其一。宋代。韦骧。 坐邑传闻此岩好,心疑好事张浮辞。及来胜境穷游览,却悟前言有漏遗。触石烟云如障俗,倚崖殿阁半乘危。自嗟吏治多牵制,祇作清虚一宿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