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客高峣上,登楼眺望频。云连呈贡雨,花接晋宁春。
苏李诗篇盛,陈雷意气真。不逢刘会孟,谁识两仙人。
广心楼小酌忆张禺山。唐代。杨慎。 久客高峣上,登楼眺望频。云连呈贡雨,花接晋宁春。苏李诗篇盛,陈雷意气真。不逢刘会孟,谁识两仙人。
杨慎(1488~1559)明代文学家,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字用修,号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称博南山人、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
杨慎。 杨慎(1488~1559)明代文学家,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字用修,号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称博南山人、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壶中天·七叠韵代柬 其七。清代。黄之隽。 把君吟卷,羡群贤歌咏,太平寰宇。不但流连花月事,空说酒家渔户。鹿柴诗成,辋川图就,大得王裴趣。譬于甘旨,五侯鲭味同煮。吾亦千里怀人。六时觅句,缄写投山坞。惭愧填词艰压韵,岂解笔歌墨舞。貂续篇多,蛇添调积,未免宾喧主。烦为绳削,合于秦柳高处。
送潘侍御还朝月夜赋别。明代。伍瑞隆。 使君能爱客,惜别更维舟。坐对碧阴下,泠然江水流。波翻明月小,风动晚云秋。不是今宵兴,离筵不耐愁。
枯木竹石为王山人题 其二。明代。杨士奇。 独持贞操立云根,春雨秋风阅历频。不觉流年成老大,眼中浑见凤毛新。
雨雪曲。明代。何景明。 蒲海云成阵,天山雪作花。长城烽火入,虏骑动鸣笳。雾深迷汉月,风起暗胡沙。一夜关河冷,征人尽念家。
次士特韵寄德久牧之。宋代。李处权。 家山凿龙似修眉,中有伊川寒更绿。吾庐亦复远城市,舍下清流环几曲。四时幽人共吟醉,饮若长鲸杯要覆。三年芳草怨王孙,定有金钱无处卜。南征际会竹林阮,兵厨况有酒百斛。夫君笔力抵万钧,所当穿彻如强镞。义形抗论及朝政,正容凜若冰霜肃。因君远忆邹与张,畴昔之言皆可复。二士揭揭庙堂器,用之艰难一夔足。空令两行壮夫泪,回首尽向燕云哭。我心之忧正谓是,夜中兴叹仰看屋。相思岁尽书不来,念我衣单体生粟。
挽冯当世母朱太君 其一。宋代。刘攽。 郡封家邑盛,羹遗主恩频。所以令勤贵,由来得孟邻。文轩空旧事,吊鹤怪来嫔。摇落千山暮,陔兰不复春。
扫地花。清代。陆求可。 含英旖旎,正晚径罗生,光风催发。猗猗九畹,任盈腰服艾,芳馨难灭。照耀春阳,不用伤心秋月。身思洁。正是灵均,纫佩时节。当门容易折。更溱洧相将,赠持心悦。凝膏煮液。近朱颜绿鬓,强如芜没。见说佳人,玉齿常含鸡舌。朱唇揭。比花香、总无差别。
冷眼三边处。喜舍人、水滨跃马,上京西路。三国英雄千载矣,开胜依然如故。这勋业、向谁分付。袖里翰林风月手,也何妨、戮力风寒护。谈笑暇,诗吟虏。
岘山几载无人顾。幸如今、翦除荆棘,扫清飙雾。换得东南新局面,政欠十分著数。算人物、须还羊杜。玉帐筹边机会好,把规模、赶出中原去。天下事,书生做。
贺新郎(送易子炎运干之任)。宋代。姚勉。 冷眼三边处。喜舍人、水滨跃马,上京西路。三国英雄千载矣,开胜依然如故。这勋业、向谁分付。袖里翰林风月手,也何妨、戮力风寒护。谈笑暇,诗吟虏。岘山几载无人顾。幸如今、翦除荆棘,扫清飙雾。换得东南新局面,政欠十分著数。算人物、须还羊杜。玉帐筹边机会好,把规模、赶出中原去。天下事,书生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