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宗周(1578—1645),字起东,别号念台,汉族,明朝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因讲学于山阴蕺山,学者称蕺山先生。他是明代最后一位儒学大师,也是宋明理学(心学)的殿军。他著作甚多,内容复杂而晦涩。他开创的蕺山学派,在中国思想史特别是儒学史上影响巨大。清初大儒黄宗羲、陈确、张履祥等都是这一学派的传人。刘宗周的思想学说还具有承先启后的作用。当代新儒家学者牟宗三甚至认为,刘宗周绝食而死后,中华民族的命脉和中华文化的命脉都发生了危机,这一危机延续至今。
天启初,为礼部主事。历右通政。因劾魏忠贤、客氏,削籍归。崇祯初,起顺天府尹,奏请不报,谢疾归。再起授工部侍郎,累擢左都御史。又以论救姜采、熊开元,革职归。福王监国,起原官;痛陈时政,并劾马士英、刘孔昭、刘泽清、高杰,复争阮大铖必不可用,皆不听,乞骸骨归。杭州失守,绝食二十三日卒。门人私谥正义,清时,追谥忠介。学者称念台先生。又尝筑证人书院讲学蕺山,又称蕺山先生。宗周著作颇富,有《刘蕺山集》十七卷,及《刘子全书》、《周易古文钞》、《论语学案》、《圣学宗要》等,均《四库总目》并传于世。
刘宗周,初名宪章,字起东(一作启东),号念台,绍兴府山阴县(今浙江绍兴)人。后因讲学于山阴县城北蕺山,学者尊称为蕺山先生。他生于1578年正月二十六日(3月4日),出生后不满一岁,父亲就去世了,因此,自幼随母依养于外祖父章颖家中。
章颖字叔鲁,别号南洲,是当时浙东一带很有名气的儒者,精通《易》学。年青时期屡试不第,遂以讲学为生,与族兄章礼、章焕号称章氏三杰。他有一套独特的教学方法,故门生之中不乏擢高第、登显宦的人,如陶望龄、周应中等著名学者和官僚都出自他的门下。
无题。明代。刘宗周。 驽钝何能报主恩,青山了却旧閒身。敢云薄命捐中道,转忆成言望美人。佩拟兰芳犹自惜,媒同鸠拙可相亲。多情却顾沧江伴,笑与风前采白蘋。
答陈生章侯。明代。刘宗周。 姜桂固吾性,苦亦不可贞。甘苦无常好,所贵圣中清。一觞见孔思,再觞徵周情。便当百千举,冷然成独醒。独醒不成醉,还以荐嘤鸣。愿子欣然来,无托高阳行。刘伶与李白,千载留芳名。
次韵酬刘湛陆翰撰 其二。明代。刘宗周。 濯濯园中梅,矫矫雪中植。凡物贵后凋,君子尚消息。稍逢天运周,春风意何极。但嫌少妩媚,妒彼桃李色。孤赏赖伊人,庶以葆元德。
次韵酬刘湛陆翰撰 其一。明代。刘宗周。 君子有攸往,周道矢如直。舆卫日以闲,轮辕岂徒饰。是用鲜覆败,危途自匡敕。胡为适千里,强弩无末力。终虞驽钝材,中道旷乃职。先民有典型,儒迹不终熄。愿言后来人,聊从老马识。
次韵酬刘湛陆翰撰 其三。明代。刘宗周。 寂寞寰中人,去住乖通塞。君为威凤翔,我将冥鸿适。各言期千秋,矢死靡有忒。所愧还山去,生不辨黍稷。谋生亦已疏,东皋有馀式。往年惜分手,怆恻长相忆。良晤难再寻,行行发京国。
别祝开美兼示紫眉汋儿。明代。刘宗周。 千里或一士,百里或一圣。何来得斯语,误人如坑阱。矮夫事观场,笑啼安取正。大道不择人,有志视所竟。况负超世姿,襟期互争胜。历落风烟中,时危气逾盛。以此话昕夕,千秋良可订。行行惜分手,转发林皋兴。进修贵及时,行止则云命。各言励初心,弗复疑孔孟。巧拙虽殊方,勉之诚与敬。
殉难日作三首 其一 示秦婿嗣瞻。明代。刘宗周。 信国不可为,偷生岂能久。止水与叠山,只争死先后。若云袁夏甫,时地皆非偶。得正而毙矣,庶几全所受。
殉难日作三首 其三 绝命辞。明代。刘宗周。 留此旬日死,少存匡济意。决此一朝死,了我平生事。慷慨与从容,何难亦何易。
皇祖九章 念祖以砥修也。明代。刘宗周。 惨惨菅屦,可以履霜。累累鸡骨,可以支床。靡爱匪生,靡忧匪死丧。心之忧矣,沦胥以亡。有怆几筵,祖考皇皇。皇祖曰咨,咨我孺子。如孑如遗,如惄如饥。藐躬不阅,遑恤我私。夙兴夜寐,靖共是祇。子慎无疚,无一人贻疵。皇祖曰咨,咨我孺子。汝杜门以作慝,峻用惂德。譬彼曀阴,当日而蚀。譬彼飘风,忽自南北。动曰予智,鲜不为僻。皇祖曰咨,咨我孺子。子心匪石,曾是不可矶。维渊维岳,维德之基。毋失寻丈,而矜毫釐。毋耘人之田,而忘其饥。皇祖曰咨,咨我孺子。子有粱肉,不可以扶羸。子有药石,不可以起死灰。非药石是谬,子方徘徊。取道不远,有觉者谁。先民有言,惟果确是资。皇祖曰咨,咨我孺子。敬之敬之,克念作圣。不显尔神,及尔视听。神以知几,几泯神定。于戏不显,立天之命。皇祖曰咨,咨我孺子。维子有神,俨而密,豫而贞,厥德日新。神之往矣,何有何存。我闻尔声,不见其人。皇祖曰咨,咨我孺子。尔心之疚,惟幽惟潜。帝临孔威,及兹毫纤。载兴载寝,将尔影是监。人知尔一,不知尔百千。皇祖曰哀哉,肆皇天不禄,降尔荼毒。大命近止,先祀陨殰。惕用忧惧,黾勉令淑。弗恤其孚,于食有福。孝子慈孙,俾尔弥尔性,如线斯续。
和杨龟山先生此日不再得吟示学者。明代。刘宗周。 农夫雨耕陇,蚕妇乾采桑。雨旸各有为,节物悬彼苍。怀哉衣与食,宵昼恤流光。矧伊丈夫子,人道立阴阳。独禀造物秀,生而射四方。行行少且壮,发硎试光芒。勤心追往哲,所用何不臧。神圣非绝级,虑以斤斧戕。千金握抟黍,拱璧尘秕糠。生不蟪蛄值,死与狐狸藏。岂无婉娈时,朱颜斗春芳。花月玩朝夕,膂力误方刚。哲人惊拊髀,中夜起徬徨。日昃不再中,发短不可长。决此须臾命,刺虎奋卞庄。万法持一心,三复慎独章。六籍无真诀,猿狙浪登场。亦有朱与翟,食人肆犬羊。尼父援空空,颜生诬坐忘。遂令西方教,乘虚逞雄强。龂龂洙泗间,闽洛一苇航。中启龟山氏,后先秩天常。乾愓指心法,致儆荒与亡。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道丧复千载,吾与点也狂。
寄怀李懋明兼呈王止敬。明代。刘宗周。 去年李公初罢官,今年复起行省垣。横金作翰何桓桓,淮阳不薄都尉权。出入中外羡才难,胡公不投磻溪竿。自言臣故从长安,奉职无状乌台端。城狐社鼠恣般般,一日怏怏归挂冠。青螺白鹭秋漫漫,心怀报国犹辛酸。东西南北敢辞艰,会逢王公解浙鞍。颇言世路多巑岏,时乎感慨心愈閒。相与怡然乐考槃,君恩浩浩天地宽。
题百福衣。明代。刘宗周。 众法合成婴儿衣。一法不解婴儿机。出声喤喤孩且啼。为儿说法知良知。长则学为裘与箕。
采蕺歌。明代。刘宗周。 上山采蕺留山阿,衱蕺下山日午蹉。回首白云漫漫多,云中仙吏脱佩珂。停骖独上舞婆娑,九秋鹤唳摇林柯。孤亭高标白云窝,俯临万井如星罗。悠然怀古山之陂,右军遗迹今苔莎。蓬蒿是处少经过,叩门不见羊与何。止留清池浴鴐鹅,旌干欲去道不呵。北郭先生寤也歌,蕺山窈兮钟山峨。钟山鸣琴声相和,为我洗耳清云萝。
咏姬仆。明代。刘宗周。 我闻义仆有高永,事在河西祸汹汹。高公一死殉封疆,仆义亦与封疆重。为臣死忠仆死义,纲常万古同一视。于滕复有姬公仆,节槩棱棱若符契。姓名附见绝命辞,李子守务堪挥涕。守务之名何独彰,庙貌且与魏竖峙。君不记前者白莲贼,倡乱滕阳越邹峄。妖术一呼千百群,所至空城挈家室。贼兵未至官辄逃,纷纷不数丞尉职。岂无黄堂别驾尊,拥幰邹城如传客。滕阳之令甫下车,恸哭巡城城已虚。贼从东方破门入,横来县堂索县符。縳令不诛三日许,手执笏板身衣朱。再拜阖门乃雉经,凄凉官舍奴子俱。魏竖遂以滕印完,收骸甫毕先后诛。贼党相顾多缩颈,慷慨义烈生不如。封疆小吏分固尔,此仆此死何其愚。食人之禄分人忧,各为其主心非殊。高台道傍筑京观,视彼完印功无算。缒城之日一筐免,捷书只奏都堂彦。锦衣世爵身上卿,尽是平民膏血换。到今留得数空城,犹胜辽阳熊李窜。因见近来官爵多,廉耻少,功名重,忠义小。板荡识忠臣,疾风知劲草。高官与大禄,愿得太平保。凌阁拟形容,福堂享寿考。虽有青史名,岂能及舆皂。我今一日扶起高参军、李侍郎,堂堂正气垂风霜。要令节义高千古,身虽磔裂名犹芳。人生百年终一死,安能腼颜苟活坐取侯与王。
赠吴元水旧寅。明代。刘宗周。 真人自天际,有气如虹垂。精光跨斗牛,下连沧海湄。邂逅逢故人,恍然隔世疑。岩廊未可问,丘壑欢相知。积阴破微曜,天地开光仪。群龙正翱翔,云施贵及时。皇虞久不作,珍重皋与夔。
书草萍驿(二首)。明代。王守仁。 千里风尘一剑当,万山秋色送归航。堂垂双白虚频疏,门已三过有底忙。羽檄西来秋黯黯,关河北望夜苍苍。自嗟力尽螳螂臂,此日回天在庙堂。
寄赠吴大倕倩。明代。王世贞。 十载吴郎已大名,青山依旧楚诸生。似闻老蚌蹉跎意,欲遣双珠入帝城。
对房前桃树咏佳期赠内诗。南北朝。徐悱。 相思上北阁,徙倚望东家。忽有当轩树,兼含映日花。方鲜类红粉,比素若铅华。更使增心忆,弥令想狭邪。无如一路阻,脉脉似云霞。严城不可越,言折代疏麻。
二月五日入都厅久坐候山甫不至厅前桃花一夜风雨落尽感事写怀。宋代。陈渊。 簿书堆里只匆匆,过眼繁红夜雨中。可念青春看又老,一杯无计略从容。
戊寅六月六日避难回家即咏三章 其三。近现代。薛昂若。 外无门扇内无床,四壁空空心里伤。购得旧窗姑整理,艰难经济苦商量。
松泽西亭。宋代。朱继芳。 高人太多事,寒夜本无鱼。船子今何许,泾流只似初。白苹秋浩荡,黄叶晚萧疎。更有斯亭在,乾坤一草庐。
过天津访万中丞伯修四首 其二。明代。胡应麟。 翩翩白马气淩虚,老将渔阳尽不如。出塞盛传破敌策,筹边频上护羌书。千樯跨海长驱鳄,万弩乘潮各射鱼。落落元规豪兴在,南楼明月半长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