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粲。 王粲(177-217),字仲宣,山阳郡高平(今山东微山)人。东汉末年著名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由于其文才出众,被称为“七子之冠冕”。初仕刘表,后归曹操。
望城行。南北朝。王融。 金城十二重,云气出表里。万户如不殊,千门反相似。车马若飞龙,长衢无极已。箫鼓相逢迎,信哉佳城市。
门有车马客行。魏晋。陆机。 门有车马客,驾言发故乡。念君久不归,濡迹涉江湘。投袂赴门涂,揽衣不及裳。拊膺携客泣,掩泪叙温凉。借问邦族间,恻怆论存亡。亲友多零落,旧齿皆凋丧。市朝互迁易,城阙或丘荒。坟垄日月多,松柏郁茫茫。天道信崇替,人生安得长。慷慨惟平生,俯仰独悲伤。
次韵吴帅题保福壁二首 其一。宋代。杨天惠。 净瓶犹贮近颁冰,拄杖还扶旧醉藤。遮莫簪花倩天女,未妨燕坐折谈僧。
次韵逊敏斋主人落花四首 其一。清代。陈宝琛。 楼台风日忆年时,茵溷相怜等此悲。著地可应愁踏损,寻春只自怨来迟。繁华早忏三生业,衰谢难酬一顾知。岂独汉宫传烛感,满城何限事如棋。
霜降晚眺。明代。郭之奇。 九秋悲气谁相逼,秋树秋风岂尽极。红叶阶前作意吹,白云天外何心织。寒山犹贳爽情来,落木欣依炎野侧。山有木兮木有枝,新枝可悦旧谁忆。清晓愁闻肠断声,黄花畏见空庭色。惜吾不见庭中人,频年血泪徒沾臆。身同落木几萧凄,心与寒山尝拂拭。秋意还从物象分,秋怀尽使时光得。荷衰菊盛理当然,露白葭苍人可即。稍需东月吐西华,此时再讨秋消息。
旸谷轩为刘道明知事赋。元代。凌云翰。 扶桑暾出犹苍凉,轩楹照耀瞳眬光。金矿铸橘一点火,丹心倾葵方寸长。如中朱乌秩东作,似鸣仓庚眷载扬。凤凰千仞览辉下,梧桐况复生高冈。
太湖沿檄西原道即事三首 其二。宋代。程俱。 上崖下谷鸟道中,前屩后巾鱼贯从。西山路暗光已夕,东山山头馀日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