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云性嗜酒,家贫无由得,
时赖好事人,载醪祛所惑。
觞来为之尽,是谘无不塞。
有时不肯言,岂不在伐国。
仁者用其心,何尝失显默。
饮酒·十八。唐代。陶渊明。 子云性嗜酒,家贫无由得,时赖好事人,载醪祛所惑。觞来为之尽,是谘无不塞。有时不肯言,岂不在伐国。仁者用其心,何尝失显默。
杨雄生来好酒,家贫不能常得。
只能依靠那些喜好追求古事的人,带着酒肴向陶渊明请教释惑,才能有酒喝。
有酒就饮尽,有疑难问题都能解答。
当然,你问攻伐别国的计谋,不肯说。
因为仁者考虑问题郑重认真,当言则言,不当言则不言。
时:常常。赖:依赖,依靠。好(hào)事人:本指喜欢多事的人,这里指勤学好问之人。载醪(láo):带着酒。祛所惑:解除疑惑问题。《汉书·扬雄传》说扬雄“家素贫,耆(嗜)酒,人希至其门。时有好事者载酒肴从游学”。
是谘(zī):凡是所询问的。无不塞:无不得到满意的答复。塞,充实,充满。
伐国:《汉书·董仲舒传》:“闻昔者鲁公问柳下惠:‘吾欲伐齐,如何?’柳下惠曰:‘不可。’归而有忧色,曰:’吾闻伐国不问仁人,此言何为至于我哉!’”渊明用此典故代指国家的政治之事。
用其心:谓谨慎小心,仔细考虑。失:过失,失误。显默:显达与寂寞,指出仕与归隐。
畴昔:往昔,过去。
参考资料:
1、郭维森 包景诚.陶渊明集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141-170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汉族,东晋浔阳柴桑人(今江西九江)。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汉族,东晋浔阳柴桑人(今江西九江)。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
人日陪宣州范中丞…范侍御传真宴东峰亭(一作鲍溶诗)。唐代。鲍防。 人日春风绽早梅,谢家兄弟看花来。吴姬对酒歌千曲,秦女留人酒百杯。丝柳向空轻婉转,玉山看日渐裴回。流光易去欢难得,莫厌频频上此台。
柬省寮故人。明代。许天锡。 小村山馆隔风尘,卉服椰冠称野人。五粒寒松苍石古,一旗春茗碧瓯新。非无剡曲堪乘兴,少有壶天足抱真。应悔鸣驺出空谷,百年何日是閒身。
学韩退之体赋虾蟆一篇。宋代。洪刍。 吾庐逼沮洳,蛙蛤宗生之。委委见蝌蚪,阁阁已在兹。夜声一何喧,达旦乃寖微。月令纪蝼蝈,语默亦有时。岂伊不平鸣,沓沓竟何为。那复当鼓吹,安能问官私。吾闻昆崙下,厥大数十围。蟾蜍窟望舒,色胜金袅蹄。痴騃反食月,吞吐谁能知。坎井我自足,跳梁而持颐。鳖笑色无愠,鹑化理莫推。疥体不自惜,或以调盐醯。柳州味南烹,下箸甘若饴。在昔荐宗庙,乃与羔兔齐。擅减几被坐,巨细不可遗。莫以腥臊弃,终将瑚琏期。
雨馀观涧。明代。萧光绪。 昨夜银河落千尺,搅翻江海声斗击。树杪狂泉百道飞,溅沬犹疑半天雪。俄顷晴光雨脚收,轰雷闪电在奔流。喧鸣双涧听不给,吹送凉风六月秋。瀑布匡庐移此处,山中白龙乘势去。激浪盘涡日月腾,长空欲撼形堪虑。或从悬梁窔泻出,或从危石横冲立。怒涛噌吰夺万松,喷玉飞珠状奇绝。初如黄河闸放溜,险道惊湍驶且吼。又如瞿塘峡倒流,崩崖霹雳驱沙走。沙走湍惊动地来,怒倪渴骥五丁开。一山响震千山响,何止潺潺破绿苔。我来穿屐踏波行,耳目炫耀心神清。万骑疾驰无停晷,两人对面不闻声。田夫佥曰神功足,狼籍甘泉满陵谷。如沸如潮终有归,今古青山屹不摧。
珠海别意。明代。赵不踰。 落叶微霜古寺秋,行人临发重迟留。离情未尽三杯酒,归兴都随一叶舟。残月断猿江上路,夕阳红树驿边楼。明朝独倚河桥暮,人自相思水自流。
和罗养蒙见寄三首 其一。元代。郭钰。 君归旧隐得安居,昼猎南山夜读书。鸡唱窗间舞长剑,马嘶花外驾轻车。每逢二仲回青眼,已辨千仙醉白鱼。风致飘翛惊坐客,相思不见独踟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