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冲儒墨阵堂堂,书入颜杨鸿雁行。
胸中元自有丘壑,故作老木蟠风霜。
题子瞻枯木。唐代。黄庭坚。 折冲儒墨阵堂堂,书入颜杨鸿雁行。胸中元自有丘壑,故作老木蟠风霜。
苏轼摆出强大的阵势,在儒家和墨家之间驰突纵横。他的书法,可跟颜真卿、杨凝式同列并行。
在他的胸中,本有着高山深谷般的境界,所以能画出老木盘屈在风霜之中的傲骨峥嵘。
1.子瞻:即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2.折冲:原意为折退敌方的战车,即抵御敌人。诗中有纵横驰骋之意。
3.儒墨:儒家、墨家。
4.阵堂堂:阵势强大。
5.颜杨:唐代颜真卿和五代杨凝式的并称。颜真卿:唐代书法家,字清臣,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名臣、书法家。杨凝式:字景度,号虚白,陕西华阴人。五代书法家。
6.元:本来,原先。
7.丘壑(hè):山水幽深之处,比喻深远的意境。
8.蟠(pán):盘曲而伏。
参考资料:
1、赵彩娟,郁慧娟,温斌编著.中国古代文学作品补选:南开大学出版社,2014.05:第197页
2、赵祖堃等选注.宋诗三百首: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07.03:第99页
宋哲宗元祐三年(1088年),诗人在史局任著作佐郎。春天,苏轼知贡举(主管考试),诗人做他的属官。苏轼这年曾在醣池寺壁画了小山枯木,诗人作《题子瞻寺壁小山枯木》诗。苏轼又作枯木,诗人于是又题了这首诗。
参考资料:
1、赵彩娟,郁慧娟,温斌编著.中国古代文学作品补选:南开大学出版社,2014.05:第197页
诗的首句“折冲儒墨阵堂堂”说苏轼用堂堂之阵来平息儒墨之争,学术不偏激,能得其平。赞扬苏轼的学识渊博,又以“折冲”的驰骋之意表现他洋溢的才气。“书入颜杨鸿雁行”,这里不是说苏轼的书法像颜真卿、杨凝式,而是说他和颜、杨两人一样是当时第一流的书法家。这句称赞他的书法高妙,是从运笔使墨、技艺不凡而言,又已经暗含着“师心使气”而写形传神的命意。第三句“胸中元自有丘壑”是全诗之眼。不仅是说苏轼落笔之前胸中已有成像,更强调了综合学识、才艺、经历等诸多因素在其内心积蓄的丰富涵养。即唯有这样的内涵,胸中才会有这样的成像。“故作老木蟠风霜”,这历尽“风霜”的“蟠曲”“老木”,岸然苍劲,既是高明笔墨的表现,也是画家胸襟的写照。“胸中丘壑”原是东晋谢鲲形容自己的隐逸情趣,被诗人借来表现画家的外观与内力的融合。这幅枯木,是苏轼胸中的郁结自然吐露的。跟凡庸之辈不同,所以落笔作画,有“老木蟠风霜”之态。至于称赞书法,当是画上有题字的原故。最后两句巧妙地把评画和品人结合到了一起。热情地赞扬了苏轼的艺术造诣,高度评价了苏轼的人格,两者结合,自然而贴切。
这首诗前二句说苏轼在学术上有集大成的特点,书法可与颜杨并驾并驱。后二句说正是这些深厚的艺术修养、人生体验,使苏轼画出格高韵古的枯木图,达到诗、书、画三者相互圆融的艺术的化境。诗以议论开端,仍以议论承转,通篇阐述画理,到尾句才扣到枯木图上。全诗构思特点是,不光写“老木蟠风霜”,还写出了苏轼的为人,写出了他的“折冲儒墨”,写出了他的“胸中丘壑”,构思奇特。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
黄庭坚。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舟居拈得风字。南北朝。王微。 人情各有寄,我独如秋风。耽诗偶成癖,聊以闲自攻。薄游来吴会,寒轻不知冬。樽酒见窗月,仄径幽怀通。村烟辨遥林,夜气齐群峰。人忘舟亦静,水木各为容。恍惚书所对,残灯焰微红。
吴侬行。元代。龚璛。 吴侬畏雨如畏虎,不道梅霖是时雨。江湖占水多作田,雨来水涨无坚土。年年相戒筑岸围,州县施行督田主。纷纷何益耕者劳,鼕鼕还听踏车鼓。乡风种麦属农家,拾穗泥中镰不举。公私上下望西成,儿女插秧深没股。饥荒却忆四年前,百货如今尚高估。惟有斗米八十钱,虽贱伤农未为苦。此事犹应费将护,因民所利物无迕。诸贤炼石天可补,肯使穷阎怨寒暑。
證道歌 其一五五。宋代。释印肃。 不可毁,不可赞,迩古迄今光灿烂。镇州萝卜大三斤,桶里水兮钵里饭。
燕河南府秀才得生字。唐代。韩愈。 吾皇绍祖烈,天下再太平。诏下诸郡国,岁贡乡曲英。元和五年冬,房公尹东京。功曹上言公,是月当登名。乃选二十县,试官得鸿生。群儒负己材,相贺简择精。怒起簸羽翮,引吭吐铿轰。此都自周公,文章继名声。自非绝殊尤,难使耳目惊。今者遭震薄,不能出声鸣。鄙夫忝县尹,愧栗难为情。惟求文章写,不敢妒与争。还家敕妻儿,具此煎炰烹。柿红蒲萄紫,肴果相扶檠。芳荼出蜀门,好酒浓且清。何能充欢燕,庶以露厥诚。昨闻诏书下,权公作邦桢。文人得其职,文道当大行。阴风搅短日,冷雨涩不晴。勉哉戒徒驭,家国迟子荣。
义田诗为徐太傅先生赋。明代。梁储。 姑苏昔义田,子能成父志。宜兴今义田,弟可托兄事。兄为四朝老,自享不求备。辛勤经国馀,图此睦族计。意念良已勤,条画犹未试。卯君千里来,始与毕此义。谓当时敛散,更俾勤树蓻。美意与良法,要不出范氏。孰孤当早分,孰乏当厚遗。孰仕当罢给,孰归当更置。冠昏及丧祭,多寡义无异。馀波逮里闾,明训及童稚。愿言吾孙子,相与守世世。吴山苟长青,此义期无坠。君闻益欢然,呼酒复径醉。朝来揖上马,矍铄别无泪。吾曹在祖道,仰止成叹喟。安得随归鞭,往看嘉禾瑞。
金丹诗四十八首 其十六。宋代。张继先。 急认浮沉水内金,若能烹鍊鬼神钦。四神守卫神炉固,九转工夫转色深。龙虎翻施双入路,龟蛇腾焰两边侵。但知五色纷纷起,满室荧煌可照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