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秦淮旧日窗寮,破纸迎风,坏槛当潮,目断魂消。
当年粉黛,何处笙箫?罢灯船端阳不闹,收酒旗重九无聊。
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
折桂令·问秦淮。唐代。孔尚任。 问秦淮旧日窗寮,破纸迎风,坏槛当潮,目断魂消。当年粉黛,何处笙箫?罢灯船端阳不闹,收酒旗重九无聊。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
曾经的秦淮两岸画船窗寮,窗户上,破纸迎风瑟瑟作响,朽门外,潮水拍打空城阵阵传来,这风声,潮声反衬了人声寂寂,一片萧条冷落。
过去,这里游人如织,佳丽云集,舞榭歌台,笙箫彻夜。河中,彩楫画肪闹端阳,岸上,酒旗耸立庆重九。而现在,歌女逃散,丝竹不闻,秦淮河无有当年的遗风余韵了。即使适逢节日,也是“端阳不闹”,“重九无聊”。
小鸟在白云端自由飞翔,秦淮河绿水滔滔,河岸红叶似火,黄花初绽,蝴蝶飞逐。刚绽放的黄花上有几只蝴蝶在飞,刚落下的红叶如此美丽,却没有人来欣赏了。
秦淮:今南京秦淮河,作品中借杜牧《泊秦淮》之意,来表现国家风雨飘摇的情况下,众生还在歌舞升平。
端阳:南方重大的节日,这里指经过战乱,歌女逃散,丝竹不闻,秦淮河无有当年的遗风余韵了。
“白鸟”句:小鸟在白云端自由飞翔,秦淮河绿水滔滔,河岸红叶似火,黄花初绽,蝴蝶飞逐。好一派万物争自由的勃然生机。
此曲写苏昆生重访秦淮。秦淮河横贯南京市,河两岸为景胜、繁华之地,但现在苏昆生见到的是一片残败。“破纸迎风,坏槛当潮”两句,以声音衬寂寥。窗户上,破纸迎风瑟瑟作响,朽门外,潮水拍打空城阵阵传来,这风声,潮声反衬了人声寂寂,一片萧条冷落。接着,作者将人物和节日情况作今昔对比,突出今日秦淮河无人无乐无节日佳庆的空寂。过去,这里游人如织,佳丽云集,舞榭歌台,笙箫彻夜。河中,彩楫画肪闹端阳,岸上,酒旗耸立庆重九。作者用富有特征性的“粉黛”、“笙箫”、“灯船”、“酒旗”,写尽了昔日秦淮河畔繁华竟逐的景象。而现在,歌女逃散,丝竹不闻,秦淮河无有当年的遗风余韵了。即使适逢节日,也是“端阳不闹”,“重九无聊”。“端阳”、“重九”代麦了南方的重大节日,“不闹”、“无聊”突出了一片冷落凄清。“不闹”从环境气氛说,虽是佳节,却无热烈欢悦的氛围。“无聊”从情绪说,写出人们没有兴致,无心无绪的委顿精神状态。节日尚且如此,平日就更可想而知了。作者把人民的亡国哀痛心理,挖掘得多么深,表达得多么活啊!秦淮河舞歇歌罢,亦大有与南明王朝笙歌旖旎、舞榭歌台相对照的意味,在对比中,加深人们的兴亡感触。今昔对比后,“白鸟飘飘”四句的自然景象描写,进一步开拓意境。小鸟在白云端自由飞翔,秦淮河绿水滔滔,河岸红叶似火,黄花初绽,蝴蝶飞逐。好一派万物争自由的勃然生机。这繁茂、永恒的自然界与萧条没落的秦淮社会形成了强烈对照,在艺术的对照中,深化了主题的表达。
孔尚任(1648~1718年),字聘之,又字季重,号东塘(《随园诗话》所载为东堂),别号岸堂,自称云亭山人。山东曲阜人,孔子六十三代孙,清初诗人、戏曲作家,继承了儒家的思想传统与学术,自幼即留意礼、乐、兵、农等学问,还考证过乐律,为以后的戏曲创作打下了音乐知识基础。世人将他与《长生殿》作者洪升并论,称“南洪北孔”。 ...
孔尚任。 孔尚任(1648~1718年),字聘之,又字季重,号东塘(《随园诗话》所载为东堂),别号岸堂,自称云亭山人。山东曲阜人,孔子六十三代孙,清初诗人、戏曲作家,继承了儒家的思想传统与学术,自幼即留意礼、乐、兵、农等学问,还考证过乐律,为以后的戏曲创作打下了音乐知识基础。世人将他与《长生殿》作者洪升并论,称“南洪北孔”。
寄题真州扃岫寺。宋代。王铚。 一峰秀色何高寒,更以木杪横飞栏。荆吴形胜妙天下,闲锁云锦光斓斑。山从千古混沌始,江自万里岷峨还。江山无际真赏远,人境未如心境宽。乃知万象自变灭,我与天地俱清闲。时来登览健意飞,兴落烟霭空蒙间。宛如列岫在扃鐍,何待谢守窗中看。仙壶日月悟世换,蚁穴富贵羁梦残。易中求象山有天,须弥纳芥曾何难。乾坤橐籥一气内,钜细两不离区寰。径呼飞仙来取醉,笙箫仿佛锵佩环。已鞭鸾凤到三境,何待虎豹与九关。只今朱甍半落日,谁系画舸临湾。何当脱身戎马际,共契妙旨相追攀。怀哉欲往波浪阔,回首江南江北山。
送郭皋旭归当湖。清代。陈恭尹。 白日欲尽东方高,寒云黯黯天风号。故人束装已逾月,欲发不发心劳劳。北登大庾阻舟楫,西瞻郁水多旌旄。同人饯送每不及,各自掩户依蓬蒿。孤帆明发挂珠海,赋诗我独含霜毫。往时有句用不得,昨日事势非前朝。夫子文章擅时誉,千金挥洒真人豪。尽披肝胆与时辈,每思羽翼乘烟涛。曷不归飞向林皋,岸花三月湖水阔。为君把钓连巨鳌,请君酌酒倾葡萄。青天会得开老眼,绿鬓应须减二毛。
小洞避暑。明代。区元晋。 水郭凉生六月馀,玉箫风外彩云舒。金茎露美谁曾到,石步廊岑事已殊。栩蝶梦回山阁静,柔丝游处夜窗虚。细吟殿阁微凉句,羽扇无功献帝居。
莆田杂诗二十首 其三。宋代。刘弇。 南北分双刹,公私限五塘。蚶祠开锁碎,蟹井幕荒凉。酒熟传红泛,抢珍异墨黄。飘零晋耆旧,冠剑几星霜。
口占寄林子六。宋代。陈藻。 日月相催不放迟,寄诗又是去年时。近来未省开怀否,远似从前尚皱眉。
杏花天。宋代。朱敦儒。 残春庭院东风晓。细雨打、鸳鸯寒峭。花尖望见秋千了。无路踏青斗草。人别后、碧云信杳。对好景、愁多欢少。等他燕子传音耗。红杏开也未到。
八宝妆 月季花。近现代。邓潜。 蓂荚生阶,验他荣落,叶叶准随芳序。争似名花知应候,替把支干频数。红香开陈四时,鳞次蝉联,墙阴远似玫瑰补。还指水西亭外,蔷薇当路。依约倩女前身,蔓长刺短,罥人多少情绪。自花底、玉郎久别,甚潮信、都无凭据。照蟾影、凄凉院宇。历头新换番风误。只独对珍丛,遗篇夏正閒笺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