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淡清虚即是家,何须须占好烟霞。
无心于道道自得,有意向人人转赊。
风触好花文锦落,砌横流水玉琴斜。
但令如此还如此,谁羡前程未可涯。
野居偶作。唐代。贯休。 高淡清虚即是家,何须须占好烟霞。无心于道道自得,有意向人人转赊。风触好花文锦落,砌横流水玉琴斜。但令如此还如此,谁羡前程未可涯。
高淡清虚是心灵的家园,何须占据胜水名山。
无心求道便是得道,有意结交人倒疏远。
风吹繁花飘如织锦,阶前流水清似弹琴。
我愿如此直至永远,不慕世人灿烂前程。
烟霞:即山水胜景。隐居之人往往酷爱山水,有烟霞痼疾。
赊:远。
修道的方法有种种不同,入道的门径亦有种种,然其终归目的都是一个,即得道。而得道在于心与道打成一片,不知有何区别,《维摩诘经》所谓“心净国土净”,《坛经》所谓“直心是道场”。既如此,修心而使之高淡清虚便是,又何须一定在名山胜水中修。诗人贯休以为,在在处处都可修心,他自己也一定是随意地在一个野居之所居处下来,而写成这首小诗。他的随意,也就是无心,而无心即为得道。所谓无心,即将过去的种种知见全部丢掉,还以一个人的本来面貌,这才是得道的境界。有心追求道,也就有了道与人的区别,好比“你”有意地去结交人,别人会对“你”的目的产生怀疑因而疏远“你”。无心于道才是道与人合一的最高境界。比如风本无心吹,花本无心落,但风吹花落却织成了最美丽的图画;石阶无心斜,溪水无心流,而阶前流水声奏出了最悦耳动听的乐曲。这样一种无心随意的生活,便是最为理想的生活了,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值得追求呢。贯休该诗以说理及写景相结合,表现了野居生活中体味的禅道与禅趣。
贯休(823~912年),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豁(一说为江西进贤县)人,唐末五代著名画僧。7岁时投兰溪和安寺圆贞禅师出家为童侍。贯休记忆力特好,日诵《法华经》1000字,过目不忘。贯休雅好吟诗,常与僧处默隔篱论诗,或吟寻偶对,或彼此唱和,见者无不惊异。贯休受戒以后,诗名日隆,仍至于远近闻名。乾化二年(915年)终于所居,世寿89。 ...
贯休。 贯休(823~912年),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豁(一说为江西进贤县)人,唐末五代著名画僧。7岁时投兰溪和安寺圆贞禅师出家为童侍。贯休记忆力特好,日诵《法华经》1000字,过目不忘。贯休雅好吟诗,常与僧处默隔篱论诗,或吟寻偶对,或彼此唱和,见者无不惊异。贯休受戒以后,诗名日隆,仍至于远近闻名。乾化二年(915年)终于所居,世寿89。
题露荷风柳扇面二首 其二。元代。张昱。 此扇当年定赐谁,泪痕犹自旧胭脂。班姬莫用闲相咏,次第凉风到汝吹。
秋兴 其二。明代。杨时英。 双星耿耿度明河,一水盈盈旧恨多。玉杼捲残思独苦,紫箫声断倩谁和。星桥露冷侵歌扇,月帐云轻薄绮罗。别去含情更欲语,谁怜天路亦风波。
疏山 其一。宋代。赵时焕。 两到临川愧罔功,只凭心事对苍穹。江乡又喜今年熟,一笑归田作好冬。
长安冬夜书情。唐代。刘沧。 上国栖迟岁欲终,此情多寄寂寥中。钟传半夜旅人馆,鸦叫一声疏树风。古巷月高山色静,寒芜霜落灞原空。今来唯问心期事,独望青云路未通。
秋夜闻潮。清代。朱彭。 钱塘形胜古莫比,曲江名从枚乘起。一日秋潮两度来,满城人住江声里。吾家恰在吴山旁,楼高遥见江云黄。夜永镫昏群籁寂,耳边忽觉来洋洋。初如春雷乍起蛰,殷殷填填声未集。旋疑铁骑金戈奔,荡摇地轴翻云根。冯夷击鼓浩呼汹,想见一气浮乾坤。近闻海上烽烟逼,楼船风闪旌旗色。武备虽修盗未平,出没波涛颇难测。安得壮士缚长鲸,灌燧销锋静不惊。老夫作罢河清颂,高枕江村听此声。
次韵景瑜 其三。宋代。韩淲。 幽深挈杖信偏宜,更酌新词翡翠卮。带郭路随寒水断,雪松云竹见藩篱。
红溅罗裙三月二。露桃开、柳眠又起。百尺游丝,罥莺留燕,判与南园一醉。判与南园一醉。历历斜阳明野水。倚危阑、暮云千里。说似游人,直须烧烛,早晚绿阴青。
夜行船·红溅罗裙三月二。宋代。黄机。 红溅罗裙三月二。露桃开、柳眠又起。百尺游丝,罥莺留燕,判与南园一醉。判与南园一醉。历历斜阳明野水。倚危阑、暮云千里。说似游人,直须烧烛,早晚绿阴青。
题赵德辉宣慰代友人偿债卷。元代。陈思济。 人以利为利,利等丘山高。能以义为利,其利轻鸿毛。伟哉赵使君,重义轻币刀。周急乃君子,而况同气交。交游负宿债,代偿曾不劳。锥刀抵死竞,纷纷笑儿曹。义风久不作,千载空寥寥。佳声足传播,复有御史谣。余时亦安用,但续金之貂。尚愿君侯心,推之及蓬蒿。又愿君侯位,钧衡早持操。跻民富寿域,永永无逋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