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归花谢,早因循、又过清明。是一般风景,两样心情。犹记碧桃影里、誓三生。
乌丝阑纸娇红篆,历历春星。道休孤密约,鉴取深盟。语罢一丝香露、湿银屏。
红窗月·燕归花谢。唐代。纳兰性德。 燕归花谢,早因循、又过清明。是一般风景,两样心情。犹记碧桃影里、誓三生。乌丝阑纸娇红篆,历历春星。道休孤密约,鉴取深盟。语罢一丝香露、湿银屏。
花儿凋谢,燕子归来,遵循节令又过了清明。风景是一样的,但心里却是两样的愁情,都在思念着对方。好像还记得那次在回廊里相逢,我们互相发誓要相爱三生,永不分离。
我们在丝绢上写就的鲜红的篆文,好像那天上的星星一样清晰可见。说道不辜负你我的密约,这丝绢上的深盟即可为凭。说罢已是深夜,一丝清淡的露珠湿了银色的屏风。
因循:本为道家语,意谓顺应自然。此处则含有不得不顺应自然的意思。
三生:佛家语,指前生、今生、来生。
乌丝阑纸:指上下以乌丝织成栏,其间用朱墨界行的绢素,后亦指有墨线格子的笺纸。
历历:一个个清晰分明。
孤:辜负,对不住。
香露:花草上的露水。
银屏:镶有银饰的屏风。
参考资料:
1、(清)纳兰性德著,聂小晴注译.纳兰词全编笺注: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3:第257页
2、邢学波笺注.纳兰词笺注全编:天津人民出版社,2013.10,:第165页
这首词写于何时尚待考究,词写的是离情,这首词是一首悼亡词, 悼念亡妻或者是与表妹那段有缘无份的感情。
参考资料:
1、聂小晴,泉凌波编.纳兰容若词传:中国华侨出版社,2015.05:第267页
这首词几乎全是抒吐对往日恋情的回忆,一双爱恋的人两情相许、郑重盟约的情境,深挚动人。词人对当时景象的宛然追忆,浸透了离别的酸楚。
词的上片主要是写景与追忆往昔。“燕归花谢,早因循、又过清明”,燕子归来,群花凋谢,又过了清明时节,首句交代了时令,即暮春时节。词人用“燕归”来暗指世间一切依旧,可是自己所爱之人却不能再回来,所以才会“是一般风景,两样心情”。
词到下片.纳兰睹物思人,发出了旧情难再的无奈慨叹。“乌丝阑纸娇红篆,历历春星”,在丝绢上写就的鲜红篆文,如今想来,就好像那天上清晰的明星一样。“道休孤密约,鉴取深盟”,丝绢上写的是当初二人的海誓山盟,这些文字作为凭证,见证了不要相互辜负的密约。然而,誓言也会有无法实现的一天,如今回忆起往事,情景仍然历历在目,眼泪止不住流了出来,打湿了银屏。词到“语罢一丝香露、湿银屏”时戛然而止,留给人们无限的想象空间。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采夺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虽侍从帝王,却向往经历平淡。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富于意境,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采夺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虽侍从帝王,却向往经历平淡。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富于意境,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
依依杨柳,青丝缕、掩映绿波南浦。燕掠横斜,鳞游荡漾,恰是湔裙时序。清泠如许。恍镜影空磨,簟痕密聚。欲问伊人,且自溯洄前渚。并倚木阑无语。到来还、远树遥山,凝眸同睹。雁齿参差,*流逦迤,多少鸥群鸳侣。最饶闲趣。且酒斟绿蚁,玉杯时举。*乃一声,移入柳阴深处。西半夜惊罗一首,乃黄词。眼儿媚萧萧江上荻花秋一首,乃张孝祥词。堞恋花越女采莲秋水畔一首,乃欧阳修词。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一首,
如此江山 泛曲阿后湖 曲阿词综曲阿词综中,。宋代。虞荐发。 依依杨柳,青丝缕、掩映绿波南浦。燕掠横斜,鳞游荡漾,恰是湔裙时序。清泠如许。恍镜影空磨,簟痕密聚。欲问伊人,且自溯洄前渚。并倚木阑无语。到来还、远树遥山,凝眸同睹。雁齿参差,*流逦迤,多少鸥群鸳侣。最饶闲趣。且酒斟绿蚁,玉杯时举。*乃一声,移入柳阴深处。西半夜惊罗一首,乃黄词。眼儿媚萧萧江上荻花秋一首,乃张孝祥词。堞恋花越女采莲秋水畔一首,乃欧阳修词。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一首,
冬夜检书寒气逼人作此自遣。清代。林元英。 文史三冬足,澄怀卓荦观。千秋列眉睫,方寸起波澜。人定地疑僻,夜深镫亦寒。不妨北风劲,容膝易为安。
英州烟雨楼。宋代。郭祥正。 江路分韶广,城楼压郡东。妓歌星汉上,客醉水云中。泼墨天涵暝,铺绡月映空。登临逢此景,不复念途穷。
古北口 其三。清代。顾炎武。 白发黄冠老道流,自言家世小兴州。一从移向山南住,吹角孤城二百秋。
过江夜行武昌山闻黄州鼓角。宋代。苏轼。 清风弄水月衔山,幽人夜度吴王岘。黄州鼓角亦多情,送我南来不辞远。江南又闻出塞曲,半杂江声作悲健。谁言万方声一概,鼍愤龙愁为余变。我记江边枯柳树,未死相逢真识面。他年一叶氵斥江来,还吹此曲相迎饯。
奉饯郑浮丘赴召天京二首 其二。明代。王恭。 黄叶山中把酒杯,行人西上凤凰台。关河马色迎寒度,江郭鸿声带晓催。三礼才名天下少,九重丹诏日边来。悬知此别云泥隔,拟欲弹冠愧不才。
度仙霞岭步周栎园壁间原韵 其一。清代。黄惠。 朱霞天半接高峰,怪石森罗拥翠蓉。竹外茶铛敲雪煮,溪边水碓带烟舂。危嵝尽入云林画,绝磴来寻康乐踪。四度出关缘底事,几人辛苦一僧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