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全椒山中道士。唐代。韦应物。 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今天郡斋里很冷,忽然想起山中隐居的人。
你一定在涧底打柴,回来以后煮些清苦的饭菜。
想带着一瓢酒去看你,让你在风雨夜里得到些安慰。
可是秋叶落满空山,什么地方能找到你的行迹?
寄:寄赠。全椒:今安徽省全椒县,唐属滁州。
郡斋:滁州刺史衙署的斋舍。山中客:指全椒县西三十里神山上的道士。
涧:山间流水的沟。束:捆。荆薪:杂柴。白石:《神仙传》云:“白石先生者,中黄丈人弟子也,常煮白石为粮,因就白石山居,时人故号曰白石先生。”此指山中道士艰苦的修炼生活。
瓢:将干的葫芦挖空,分成两瓣,叫做瓢,用来作盛酒浆的器具。风雨夕:风雨之夜。
空山:空寂的深山。行迹:来去的踪迹。
参考资料:
1、彭定求 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438
2、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257
此诗作于唐德宗建中四年(783年)或兴元元年(784年)秋日。安史之乱后,唐玄宗奔蜀,韦应物立志读书,进士及第,官至洛阳丞,后被迫辞职后又任滁州刺史。此诗创作正值作者在滁州刺史任上。
参考资料:
1、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257
此诗题目叫“寄全椒山中道士”。既然是“寄”,自然会吐露对山中道士的忆念之情。但忆念只是一层,还有更深的一层,需要读者细心领略。
诗的关键在于那个“冷”字。全诗所透露的也正是在这个“冷”字上。首句既是写出郡斋气候的冷,更是写出诗人心头的冷。然后,诗人由于这两种冷而忽然想起山中的道士。山中的道士在这寒冷气候中到涧底去打柴,打柴回来却是“煮白石”。葛洪《神仙传》说有个白石先生,“尝煮白石为粮,因就白石山居。”还有道家修炼,要服食“石英”。那么“山中客”是谁就很清楚了。
道士在山中艰苦修炼,诗人怀念老友,想送一瓢酒去,好让他在这秋风冷雨之夜,得到一点友情的安慰。然而诗人进一层想,他们都是逢山住山、见水止水的人,今天也许在这块石岩边安顿,明天恐怕又迁到别一处什么洞穴安身了。何况秋天来了,满山落叶,连路也不容易找,走过的脚迹自然也给落叶掩没了,因而也不知去何处找对方。
诗虽淡淡写来,却使读者能感到诗人情感上的种种跳荡与反复。开头,是由于郡斋的冷而想到山中的道士,再想到送酒去安慰他,终于又觉得找不着他而无可奈何;而诗人自己心中的寂寞之情,也终于无从消解。
诗人在风雨之夜想起友人,想带着酒去拜访,可见两人的深厚友情。而满山落叶,恐不能相遇,只能寄诗抒情,又流露出淡淡的惆怅。全诗淡淡写来,却于平淡中见深挚,流露出诗人情感上的种种跳荡与反复。开头,是由郡斋的冷而想到山中的道士,又想到送酒去安慰他,终于又觉得找不着他们而无可奈何。而自己的寂寞之情,也就无从排解。
这首诗,看来像是一片萧疏淡远的景,启人想象的却是表面平淡而实则深挚的情。在萧疏中见出空阔,在平淡中见出深挚。这样的用笔,就使人有“一片神行”的感觉,也就是形象思维的巧妙运用。韦应物这首诗,情感和形象的配合十分自然,所谓“化工笔”,也就是这个意思。
韦应物(737~792),中国唐代诗人。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
韦应物。 韦应物(737~792),中国唐代诗人。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小园落成自题 其二 漱芳榭。清代。那逊兰保。 小室青溪曲,疏阑碧玉文。池光轻漾月,石洞冷嵌云。观水知鱼乐,餐霞许鹤分。玲珑窗格子,树外是斜曛。
满江红 八月五日联句。近现代。傅熊湘。 把酒持螯,问今夕、不知何夕。陡增起、豪情万丈,悬天无壁。会铸九州成大错,茫茫禹域稀人迹。看吴宫、一霎又成墟,青燐泣。共和国,方成立。满蒙事,还增亟。问天公扰扰,几时方毕。转绿回黄时自有,弩张剑拔终奚益。笑青梅、煮酒论英雄,谁堪匹。
红林檎近 春日旗亭即事,用周美成韵。清代。王士禄。 蘋叶晴溪小,柳花春店香。鹅儿黄似酒,凫影白浮塘。偶来临风曳杖,坐喜对水开窗。垆侧小妇凝妆。莺语更如簧。十载羁宛洛,此日踏江乡。侧身吊古,茫茫金粉齐梁。况南徐南兖,江山如画,放怀且饮千百觞。
夕阳。唐代。郑谷。 夕阳秋更好,敛敛蕙兰中。极浦明残雨,长天急远鸿。僧窗留半榻,渔舸透疏篷。莫恨清光尽,寒蟾即照空。
一丛花 衰草。清代。庄盘珠。 生于烟雨残于霜。尔寿比花长。青山绝少埋愁地,待呼起、酒籍琴康。鸿去楚南,马嘶塞北,人世忒凄凉。寻钿拾翠几回忙。旧梦隔斜阳。天涯无限愁无限,剩多少、冷蝶寒螀。谁信后来,春风吹转,别有好时光。
彭城云龙山晚眺憩项王故台并酹亚父冢有怀题。明代。胡应麟。 返照长河急,浮云大泽空。遥凭孤阁上,俯眺万家中。地废悲王略,天亡惜霸功。荒坟犹亚父,涕泪尽城东。
酬子明冬后出思正夏中。宋代。黄裳。 大学閒官闭门坐,渍墨磨丹满文藁。霜风门外潮头过,马首长须欲吹倒。双眸厌为尘沙昏,出外遽止从予好。不复见君今几时,相忆还惊岁华老。恨得新诗何太晚,瓜李为期閒梦断。馀酒喜见忘机翁,声色尝与心相同。小沼荷花未云昨,君来且负炉中红。东邻交友亦爱客,烹鲜盘馔工于侬。青蜗乌贼欠此可,蟹蛤已有吴间风。劳生多故岂足念,莫不有分劳冲冲。有钱取醉亦足矣,满腹以外吾何容。漫漫雪意稍含蓄,瑶池将见涵春空。两骑翩翩踏琼玖,州北主人相望久。解颜一笑如君难,区区论报非吾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