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雪,梨花月,总相思。自是春来不觉去偏知。
相见欢·年年负却花期。唐代。张惠言。 年年负却花期!过春时,只合安排愁绪送春归。梅花雪,梨花月,总相思。自是春来不觉去偏知。
此词写春过惜春。作者以惋惜的心情埋怨自己年年错过花期。看似信手拈来,却是耐人寻味。“春来不觉去偏知”一句,更揭示了人之常情,即诸事往往在时过境迁之后,才倍觉珍贵。春如此,人生亦如此。全词语浅意深,新颖自然。
张惠言(1761~1802)清代词人、散文家。原名一鸣,字皋文,一作皋闻,号茗柯,武进(今江苏常州)人。嘉庆四年进士,官编修。少为词赋,深于易学,与惠栋、焦循一同被后世称为“乾嘉易学三大家”。又尝辑《词选》,为常州词派之开山,著有《茗柯文集》。 ...
张惠言。 张惠言(1761~1802)清代词人、散文家。原名一鸣,字皋文,一作皋闻,号茗柯,武进(今江苏常州)人。嘉庆四年进士,官编修。少为词赋,深于易学,与惠栋、焦循一同被后世称为“乾嘉易学三大家”。又尝辑《词选》,为常州词派之开山,著有《茗柯文集》。
太湖诗。练渎(吴王所开)。唐代。皮日休。 吴王厌得国,所玩终不足。一上姑苏台,犹自嫌局促。艅艎六宫闹,艨冲后军肃。一阵水麝风,空中荡平渌。鸟困避锦帆,龙跧防铁轴。流苏惹烟浪,羽葆飘岩谷。灵境太蹂践,因兹塞林屋。空阔嫌太湖,崎岖开练渎。三寻齾石齿,数里穿山腹。底静似金膏,砾碎如丹粟。波殿郑妲醉,蟾阁西施宿。几转含烟舟,一唱来云曲。不知阑楯上,夜有越人镞。君王掩面死,嫔御不敢哭。艳魄逐波涛,荒宫养麋鹿。国破沟亦浅,代变草空绿。白鸟都不知,朝眠还暮浴。
闵㟆治酒送别。清代。金农。 雷陂重相送,饯席暂淹留。人作浮云笑,酒生明日愁。西风孤烛夜,凉笛五湖舟。缭白萦青外,家山话越州。
寄孟链 其一。明代。解缙。 每到秋时只忆家,鉴湖秋水浸明霞。湖中莲子秋成实,粒粒凉心滴露华。
留题镇阳潭园。宋代。欧阳修。 官虽镇阳居,身是镇阳客。北园潭上花,安问谁所植。春风无先後,烂漫争红白。一花聊一醉,尽醉犹须百。而我病不饮,对花空叹息。朝来不能归,暮看不忍摘。谓言花纵落,满地犹可席。不来才几时,人事已非昔。芳枝结青杏,翠叶新奕奕。落絮风卷尽,春归不留迹。空余绿潭水,尚带余春色。疑春竟何之,意谓追可得。东西遶潭行,蜂鸟已寂寂。惘然无所依,归驾不停轭。寓兴诚可乐,留情岂非惑。至今清夜梦,犹遶北潭北。
次韵南轩喜雨 其三。宋代。张孝祥。 天公有意不作难,一雨千里须臾间。但得湖南今岁熟,我亦腰镰归故山。
虞美人 有感,用李后主原韵。清代。张令仪。 匆匆霜雪蒙头了。细数欢场少。落花无语对东风。可惜光阴都付、泪痕中。乌衣门巷今何在。回首斜阳改。羡它欧鸟不知愁。偷食水荭花底、逐波流。
对酒示申屠学士。唐代。戴叔伦。 三重江水万重山,山里春风度日闲。且向白云求一醉,莫教愁梦到乡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