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客新从赵地回,自言曾上古丛台。
云遮襄国天边去,树绕漳河地里来。
弦管变成山鸟哢,绮罗留作野花开。
金舆玉辇无行迹,风雨惟知长绿苔。
听话丛台。唐代。李远。 有客新从赵地回,自言曾上古丛台。云遮襄国天边去,树绕漳河地里来。弦管变成山鸟哢,绮罗留作野花开。金舆玉辇无行迹,风雨惟知长绿苔。
有个朋友刚刚从赵国回来,说他曾经登上过古代的丛台。
站在丛台上极目远眺,白云绵绵,飘在襄国上空;繁茂的绿树顺着张恪弯曲的河道蜿蜒而来,经过丛台的脚下;
丛台上却丛台上,山鸟啼鸣,野花盛开,绿苔遍地,一片荒芜。
早已看不见当年金舆玉辇来往的痕迹,只有在风雨的见证下不断生长的绿苔。
听话:听人论事 ; 丛台:在今河北邯郸市内。相传战国时赵武灵王(前325—前299)为阅兵和歌舞而筑。
襄国:古县名,位于河北邢台西南。该句又衍“云遮襄国无边尽”。
漳河:位于邯郸市南方。该句又衍“树绕漳河掌上来”。
弦管:管弦乐器,代指音乐。
舆:车,亦指轿子 ;辇:用人推挽的车。秦汉以后特指君侯所乘的车;金舆玉辇:此指赵武灵王宠爱的惠妃,常携其登台玩乐。
参考资料:
1、潘百齐著。《全唐诗精华分类鉴赏集成》.天津:河海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9页
此诗约作于任职京师之时,具体时间不详,是诗人听友人谈论丛台而作。
参考资料:
1、缪钺 ,张志烈主编.唐诗精华:巴蜀书社,1995.06:第779页
李远,字求古,一作承古,夔州云安(今重庆市云阳县)人,大和五年(831)杜陟榜进士,官至御史中丞。李远善为文, 尤工于诗。 常与杜牧、许浑、李商隐、温庭筠等交游, 与许浑齐名, 时号 “ 浑诗远赋”。 ...
李远。 李远,字求古,一作承古,夔州云安(今重庆市云阳县)人,大和五年(831)杜陟榜进士,官至御史中丞。李远善为文, 尤工于诗。 常与杜牧、许浑、李商隐、温庭筠等交游, 与许浑齐名, 时号 “ 浑诗远赋”。
感事。宋代。刘攽。 误以雄名荐九重,天书待诏未央宫。白衣不召崔亭伯,赋笔犹残亡是公。魂惊晚出芙蓉辇,泪堕春生杨柳风。衰鬓迩来元自白,可堪回首望遗弓。
润卿遗青䭀饭兼之一绝聊用荅谢。唐代。陆龟蒙。 旧闻香积金仙食,今见青精玉斧餐。自笑镜中无骨录,可能飞上紫云端。
陈渡草堂二首 其一。明代。唐顺之。 皂衣非复汉庭郎,蔽缊深冬卧草堂。贫薄不羞畜牸计,沉浮也逐斗鸡行。残书阁尽经旬病,异味尝来百草香。独愧顽心犹未化,十年学道几亡羊。
仙岩夜月。明代。陈显。 为访幽奇物外踪,冰轮常照月玲珑。高崖深谷琼瑶窟,桂实金丹蟾兔功。山里清光山里景,月中胜概月中宫。仙娥寂寂广寒卧,洞口无云月色浓。
日暖万年枝。唐代。郑师贞。 禁树敷荣早,偏将丽日宜。光摇连北阙,影泛满南枝。得地方知照,逢时异赫曦。叶和盈数积,根是永年移。宵露犹残润,薰风更共吹。馀晖诚可托,况近凤凰池。
京女摹唐六如班姬纨扇画本漫题一绝。清代。陈宝琛。 年芳早晚有秋风,怀袖宁能胜箧中?会得宵游辞辇意,赋才何假五言工!
元宵泊豫章。明代。解缙。 寒雪微消画舫轻,晚来适泊豫章城。万家灯火遥看影,半夜笙歌自有声。佳节催人惊老大,月华照客喜分明。同游赖有知心在,市酒相倾到二更。
和栖贤山居韵 其十四。明代。释函可。 不能效古昔,镇日为人忙。树影当窗直,峰岚入梦长。晓风轻布衲,暮雪静茆堂。更想峡桥畔,平分一盌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