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眼乱空阔,客意不胜秋。强呼斗酒,发兴特上最高楼。舒卷江山图画,应答龙鱼悲啸,不暇愿诗愁。风露巧欺客,分冷入衣裘。
忽醒然,成感慨,望神州。可怜报国无路,空白一分头。都把平生意气,只做如今憔悴,岁晚若为谋。此意仗江月,分付与沙鸥。
水调歌头·登多景楼。唐代。杨炎正。 寒眼乱空阔,客意不胜秋。强呼斗酒,发兴特上最高楼。舒卷江山图画,应答龙鱼悲啸,不暇愿诗愁。风露巧欺客,分冷入衣裘。忽醒然,成感慨,望神州。可怜报国无路,空白一分头。都把平生意气,只做如今憔悴,岁晚若为谋。此意仗江月,分付与沙鸥。
淳熙五年(1178年),词人与辛弃疾二人从水路旅游,经过扬州,登上了多景楼,感怀伤景,不能自已,于是写下了这首词。
参考资料:
1、刘石主编;清华大学《宋词鉴赏大辞典》编写组编.宋词鉴赏大辞典:中华书局,2011.08:第1057页
杨炎正(1145—?)字济翁,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杨万里之族弟。庆元二年(1196)年五十二始登第,受知于京镗,为宁县簿。六年,除架阁指挥,寻罢官。嘉定三年(1210)于大理司直任上以臣僚论劾,诏与在外差遣,知藤州。嘉定七年又被论罢,改知琼州,官至安抚使。杨炎正与辛弃疾交谊甚厚,多有酬唱。 ...
杨炎正。 杨炎正(1145—?)字济翁,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杨万里之族弟。庆元二年(1196)年五十二始登第,受知于京镗,为宁县簿。六年,除架阁指挥,寻罢官。嘉定三年(1210)于大理司直任上以臣僚论劾,诏与在外差遣,知藤州。嘉定七年又被论罢,改知琼州,官至安抚使。杨炎正与辛弃疾交谊甚厚,多有酬唱。
夜期友生不至。唐代。姚合。 忍寒停酒待君来,酒作凌澌火作灰。半夜出门重立望,月明先自下高台。
空城雀。唐代。孟郊。 一雀入官仓,所食宁损几。只虑往覆频,官仓终害尔。鱼网不在天,鸟罗不张水。饮啄要自然,可以空城里。
汴上暮秋。唐代。许棠。 独立长堤上,西风满客衣。日临秋草广,山接远天微。岸叶随波尽,沙云与鸟飞。秦人宁有素,去意自知归。
五十自寿集唐五十首 其二。清代。瞿士雅。 五旬光景似须臾,世路红尘懒步趋。晚日未抛诗笔砚,芳时偷取醉工夫。樽中美酒长须满,身外功名任有无。最是不堪回首处,一番红槿恨朝晡。
送李浩复永宁。明代。王恭。 对酒击长剑,男儿重横门。行骑紫缰马,笑结曼胡缨。常思肝胆沥,竟未嫖姚识。时来激忠愤,身与鸿毛掷。尔今年少才堪数,远逐旌麾在行伍。幕下还教重阿朦,军中已见留孙楚。七闽自是古秦封,今日温陵镇尚雄。时平瘴海无边警,天尽琉球见远峰。往来射猎寒沙碛,住久翻忘异乡陌。紫荚花深骑影迷,刺桐叶暗炊烟积。昨日单车奉檄归,过门应得访庭闱。暂随旅雁云边落,又逐征帆海上飞。燕然北去南交趾,石刻铜标今尚尔。为报边头将士知,丹青好在云台里。
朝霞歌。明代。周是修。 朝霞拥晴迎太阳,满空炫转朱火扬。凤綵龙文结缥缈,歘忽变化神灵张。始疑天孙织锦过,七襄百花就剪将。缝裳精光倏烁帝为喜,命呈下土旌成章。又疑女娲鍊石初得方,功肇洪炉开混茫。火精水银出铸冶,金花五色填穹苍。玉京瑶台如帝乡,道德君王同紫皇。阊阖九门辟荡荡,文武干官鸿雁行。时和气应群物育,从兹衮衮来祯祥,载睹卿云歌八荒。
沅州道中四首 其三。明代。何景明。 共说关门险,岧峣不可攀。山峰藏曲折,涧道泻潺湲。绝壁人愁下,长林鸟倦还。官程元有限,行旅敢辞艰。
跋方云台文藁二十韵。宋代。刘克庄。 文人何琐碎,夫子独雄尊。击水移南海,追风出大宛。黑潭龙怒起,碧宇鹘孤鶱。翕曶波涛涌,须臾电雹奔。笔锋山突兀,墨沈雨倾翻。轩豁青天露,凄迷白昼昏。至微该草树,极大括乾坤。金鼓条侯壁,旌旗渭上屯。聚如群玉圃,散似建章门。览岱亲临顶,穷河直至源。檄书传绝漠,诗句落中原。猛虎堪须捋,修鲸可气吞。寂寥时数语,浩荡或千言。神与经营力,谁窥斧凿痕。流行通象桂,模刻遍湘沅。欲拣皆逢宝,将芟不见繁。居然开穾奥,讵肯闯篱籓。坎井疑天大,溪流笑海浑。不妨儿辈撼,姑付后人论。拙咏虽卑弱,因公傥并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