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晚惊风度,庭幽过雨沾。
夕阳薰细草,江色映疏帘。
书乱谁能帙,怀干可自添。
时闻有馀论,未怪老夫潜。
晚晴。唐代。杜甫。 村晚惊风度,庭幽过雨沾。夕阳薰细草,江色映疏帘。书乱谁能帙,怀干可自添。时闻有馀论,未怪老夫潜。
译文
山村的傍晚阵阵冷风吹过,幽静的庭院经过一场秋雨洗涤,院里泥泞得很。
夕阳照射着细草,湿气升腾;雨后清新明丽的江景映入眼帘。
书乱了没有人帮助整理,杯中酒喝完了也只能靠自己斟满。
隐居村野,时常听到人们关于世俗人情的谈论,他庆幸人们没有责怪自己这一老潜夫。
注释
帙(zhì):整理书籍。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一络索。清代。顾贞观。 推枕依然似昨。鬓香云阁。欲抬双眼尚瞢腾,记梦语、无端错。何处一声催觉。晓莺帘幕。眠时亲手繁花铃,又彻夜、风吹薄。
梦起。清代。王采薇。 梦醒思家望翠微,幽苔染影上罗衣。寒天细竹人孤倚,斜日空檐燕对飞。碧岭叠来乡路断,玉梅枯尽旧颜非。夜堂疏磬疑禅寂,冷水閒云照合扉。
赠何录事諲之诗十章。南北朝。虞羲。 历历斗维,王畿所止。滔滔灊汉,天步之纪。金耀圆图,玉澈方汜。蕴灵擢秀,载笃君子。于穆君子,左角佩觿。从群竹骑,取俊游儿。昂昂千里,宛宛长离。同规同矩,异雄守雌。早弃幼志,夙耽强学。唯道是修,何土不乐。将英竹箭,聊游稽岳。容止可观,进退可度。有德有行,如圭如璋。乐山乐水,令问令望。辞家观国,为龙为光。唯兄唯弟,元方季方。汉北张生,洛阳贾子。秩宗是佐,淑问不已。佥曰允谐,肃恭帝祉。于斯为盛,齐称得士。中槐如宿,上阁如云。握兰正典,执笔司文。方瑜等润,比桂争芬。能照时宰,绩著人君。帝子南牧,孔殷是抚。白水悠悠,青原庑庑。贲之束帛,不日来取。如马如枚,长裾上府。咨余下走,中田获菽。乃裹糇粮,遂去乡塾。既曰觏止,朝游夕宿。如佩萱兰,久知芬馥。共化之选,古谓惟良。能柔下邑,必惠上邦。大君有命,朱襮绣裳。方同汲子,重卧淮阳。嘉命显承,方驾兰汜。如彼飞鸿,抟风千里。极目宁皋,劳心无已。苏歌有慰,逖听倾耳。
闻郡中请贤老住报恩作诗赞之。宋代。王庭圭。 夜郎佛刹接西土,谁敢招提境中住。老贤元是住山人,拄杖无心自来去。山中猿鹤不须惊,明朝听打禾山鼓。鼓声新响振人天,水禽草木咸歌舞。
感怀。宋代。方岳。 野圹风高一欠伸,平生俯仰已成陈。老天无意独穷我,直道有时能误人。悔不可追身是胆,怒何堪触腹生鳞。忍饥罢乞祠官禄,只麽扶犁亦幸民。
叠前韵重寄子与。明代。李流芳。 岚气不出户,南山朝雨多。烹茶玩水色,持此涤烦痾。有客冲林霭,维舟傍芰荷。隔溪欲相唤,或恐是君过。
丙子正月二十三日纪事。宋代。李光。 风捲阴霾日月明,鲸鲵已戮海波平。奸憸藉手捐奇货,交友通书免诡名。旧俗衣冠回左衽,新疆兵革偃长城。圣君若用当时将,一洗烟尘宇宙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