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府鸣珂有底,崆峒散发何人。
田园乐七首·其一。唐代。王维。 厌见千门万户,经过北里南邻。官府鸣珂有底,崆峒散发何人。
饱见高堂深院里的官府人家,经常出入北里南邻上层社会。
追名逐禄者常到官府出入,而在山中散发隐居者是什么人?
厌见:饱见。一作“出入”。
官府:一作“蹀躞”。鸣珂(kē):装饰精美的马,这里暗指追名逐禄者。
崆峒(kōngtóng):指仙山。
《田园乐七首》有具体鲜明的设色和细节描画,使读者先见画,后会意。写桃花、柳丝、莺啼,捕捉住春天富于特征的景物,这里,桃、柳、莺都是确指,比孟诗一般地提到花、鸟更具体,更容易唤起直观印象。通过“宿雨”、“朝烟”来写“夜来风雨”,也显然有同样艺术效果。在钩勒景物基础上,进而有着色,“红”、“绿”两个颜色字的运用,使景物鲜明怡目。读者眼前会展现一派柳暗花明的图画。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将过益昌先寄冯允南使君。宋代。杨寿祺。 衮衮京华志气低,归心长伴日轮西。苍颜白发因新选,明月清风思旧溪。屈指光阴时节晚,举头霄汉路歧迷。巴陵太守应怜我,准拟经过醉似泥。
重题五友五首 其二 兰。明代。薛瑄。 几载栽培雨露深,好风披拂正关心。瑶琴一曲凭谁写,惟有宣尼解此音。
高楼乍晴。明代。林大钦。 风吹浮云流,雨晴荷花秋。烟容开野望,佳气绕台浮。翠柏凉可食,閒情迥不愁。明发怀幽兴,还为招隐游。
咏物诗四首 其三 假山。近现代。陈仁德。 凭将假像博真情,八面玲珑百态生。知否入云千仞外,巍然泰岳势峥嵘。
偈五首 其三。宋代。释士圭。 一叶落,天下秋,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一尘起,大地收,嘉州打大像,陕府灌铁牛。久旱檐头句,桥流水不流。
宁古塔杂诗 其四。清代。杨宾。 辽金曾建号,唐宋亦经过。旧迹残碑少,荒城蔓草多。三韩迷姓氏,五国失山河。绝域无文献,苍茫发浩歌。
送翟给事廷献册封周世子还朝兼赴昌邑省觐三首 其一。明代。边贡。 册命临中土,恩华接上台。雪明朱閤丽,风引翠帘开。汉使鸣环入,王孙露冕来。星槎曙袅袅,欣傍早春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