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面上吹过一阵秋风,江岸上的落花在夕照中纷纷飘落。
离别之情让远去的笛声吹送,并随秋风吹到乱山的东面。
漾:吹过。
脱:脱下。
被:让。
横笛:横吹的笛子,这里指笛声。
这首诗是王安石变法失利后,辞去相位退居金陵后,一日游长江有感而作。
参考资料:
1、刘逸生.王安石诗选:香港三联书社,1983:212
这首诗非常注意抓住江上特有的景物,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扣住“秋天”这特定的节令特点,描绘江上的秋色,给人留下极深的印象。江水浩淼无边,江畔红花朵朵,而到了秋季,西风劲吹,水面则起波浪,荡漾连绵,江花也渐次凋谢,脱下了红妆,那岸边或水上的小舟传来横笛声,也就使景色带上了浓浓的秋意,勾起作者的思绪。江水江花、西风横笛,这些特有时令的特定景物,就构成了一幅色彩浓烈的“江上秋意图”,具有鲜明的特色。
此诗一、二句两写景,其目的并不在要再现什么秋声秋色,而是旨在以比兴手法,用景衬情:猎猎的西风带来秋的消息,令人心生愁绪,绵绵的江水长流不息,让人顿时产生感触,晚开的花儿飘落,正所谓落红无数,也让人郁郁寡欢。这些景物,都带上了浓浓的感情色彩,使人愁肠百结。而三、四两句,则题旨非常鲜明地凸现出来:“离情被横笛,吹过乱山东。”特定的季节、特定的景物,触动了诗人的离情别绪:是自己远离故乡、孤身在外,涌起了桑梓之思,或者是亲人在外飘泊、时世动乱,勾起了眷怀之恋。整首诗,景为情出,情因景生,情景交融,寄寓深沉,深隽的诗韵诗味。
对于离情让横笛吹送的问题,古文学者刘逸生先生有这样详尽的解释:诗人刚和亲人分手,坐上向远方而去的船,看着江上的风光,秋意甚浓,也使满怀离情的诗人更添伤感,忽地不知何处传来笛声,呜呜咽咽的,听的更是心情沉重,而笛声一直没停,让诗人更感折磨,不过,蓦然抬头,原来船已转到乱山的东边,适才与亲人分别的渡口,都已望不到了。这是一种奇特的化虚为实的手法。
诗到宋代,很讲究炼字炼句。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泊船瓜洲》)是个著名的例子。从这首诗看,也是如此。因笛声而引起离情,李白就写过他的《春夜洛城闻笛》说:“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仿佛是随口而成,自然明畅;但王安石就不愿追随这种风格,他一定要把“离情”写成是一种“异化之物”,是能够让风吹着走的。这正是注意了锻炼,让句子显出不寻常的曲拆。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次韵春日即事六首。宋代。洪皓。 远访夭桃映面红,俯临寒食困和风。幽燕在昔多佳丽,应有留题外户中。
自咏老身示诸家属。唐代。白居易。 寿及七十五,俸沾五十千。夫妻偕老日,甥侄聚居年。粥美尝新米,袍温换故绵。家居虽濩落,眷属幸团圆。置榻素屏下,移炉青帐前。书听孙子读,汤看侍儿煎。走笔还诗债,抽衣当药钱。支分闲事了,爬背向阳眠。
小院。宋代。释绍嵩。 小院无人夜,楼高月迥明。偈吟诸祖意,茶试老僧铛。门掩园林僻,窗虚笔砚轻。殷勤供一笑,一笑可怜生。
菩萨蛮(正月三日西山即事)。宋代。程垓。 山头翠树调莺舌。山腰野菜飞黄蝶。来为等闲休。去成多少愁。小庭花木改。犹有啼痕在。别后不曾看。怕花和泪残。
辛酉大雪戏成十诗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为韵 其七。宋代。周麟之。 林梢宿鸦翻,未觉烟树暝。潇潇打窗声,惯向云屋听。冰结积已深,风收舞初定。凌晨出门喜,折屐印樵径。
题臞仙泥金画石便面为嵩山作。清代。书諴。 米颠爱石世尽知,臞仙画石实过之。为我曾作《双石图》,墨光压扇千钧携。嵩山扇头画更好,银染金皴气逾老。野花野草含秀润,芬芳镇与烟霞保。年来卧病神志昏,双眸冷醒莓苔痕。连阴独坐户牖暗,无乃久雨云生根。契阔将荒蒋诩径,却喜求羊新有赠。况是相思索我言,我言拙硬殊难称。二君与我交最深,笑言往往相规箴。但愿此交同此石,人间无处重黄金。
酬焦秀才一首。宋代。程俱。 焦生老儒冠,耳目接前辈。词源如春水,浩浩涨清渭。长篇极舂容,岛可青琐碎。人生各有趣,相笑等醒醉。胡为嗜文章,不作速化计。明珠枉投赠,怀袖欲三岁。今晨雪寒门,剥啄惊熟睡。轩昂开剧谈,良足慰幽悴。
粤西乱后怀平乐太守尹蓂阶同年。清代。施闰章。 予本卧疴人,乃乘《相如传》。浩荡越江湖,迢递历乡县。分符值朋旧,天末各眷恋。就中有尹生,才名冠吴甸。素心炯白日,紫瞳掣流电。衔命守昭州,魑魅日中见。饮水愁毒淫,官庖无完膳。藩镇善督责,汗颜甘诃谴。诛求义不忍,出质到妻钏。播迁两及期,玄鬓飒已变。闻我万里来,握手惊拭面。洒扫先下榻,契阔共餐饭。煦沫及僮仆,敝衣为补缮。倾橐治我装,左右色无倦。二子汗血驹,龆齿挺英彦。论文受甲乙,悲歌杂欢宴。移觞松树根,濡翰鸲鹆研。陶陶夜未央,羽檄喧转战。桂岭走鲸鲵,昭江纷组练。城荒无驻卒,路阻绝邻援。爨婢罢晨炊,勺水不下咽。我行已仓皇,君意反缱绻。中厨呼酒浆,妻孥泪如霰。饯我登竹舸,挥涕苦相劝。封疆我则死,风鹤子当远。诀别水声中,缆解急飞箭。瘴云落日昏,耳目骤惊眩。但见逋逃人,男女相蹂践。别来断消息,枯蓬各飘转。苍梧杀气高,铜柱妖氛缠。巢卵得无覆,颈血恐已溅。诗书故多难,鬼神不录善。长号叙悲愤,战地儒冠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