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端午。唐代。苏轼。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微微小汗湿透了碧色的细绢,明日端午节用芳兰草沐浴。流香酒般的浴水、油腻布满大晴的江面。
五彩花线轻轻地缠在红玉色手臂上,小小的符篆(或赤灵符)斜挂在耳下的黑色发髻上。与朝云同过端午节,天长地久,白头偕老。
浣溪沙: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名。分平仄两体,字数以四十二字居多,还有四十四字和四十六字两种。
端午:民间节日,在旧历五月初五。
碧纨(wàn):绿色薄绸。
芳兰:芳香的兰花。端午节有浴兰汤的风俗。
流香涨腻:指女子梳洗时,用剩下的香粉胭脂随水流入河中。杜牧《阿房宫赋》:“弃脂水也”。
“小符”句:这句指妇女们在发髻上挂着祛邪驱鬼、保佑平安的符录。云鬟(huán):女子的发髻。
参考资料:
1、马奇中选编,唐诗·宋词·元曲三百首 珍藏本,四川大学出版社,2000.02,第464-465页
2、朱靖华,饶学刚,王文龙编著,苏轼词新释辑评 (下册),中国书店,,第1207-1209页
宋哲宗绍圣二年(1095年)端午,是时,东坡被惠州已是第二个年头了,在端午节这个团聚的日子里,想到自己的侍妾朝云,于是作此词送给她。
参考资料:
1、王德先主编,宋词鉴赏大典 第1卷,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07,第135页
上片,预示端午节日,将开展浴兰活动,气氛十分浓郁。端午,处于初夏季节。穿着自然华丽,以衬托参与者的身份。于朝云来说,最好是绿色细绢——“碧纨”,正好与她的雅静性格相符。天气稍热,易出“轻汗”,“微透”着“碧纨”。“透”字用得贴切,将半明半暗的肤体朦胧美衬托出来了。“明朝端午浴芳兰”,显得有愉悦的审美性。它不仅体现了朝云由芳体而及兰心的纯洁高贵的情操美,而且反映了浴兰令节俗的淳朴纯真美。朝云浴处,余香犹存。沐芳浴兰,遍及社会。参与者人山人海,气氛热烈,正如词人词中所写:“流香涨腻满晴川”。这正是古老节日文化发扬光大的表现。
下片,写词人偕朝云参与具体的端午节俗活动。词人着重写了两项端午节俗健身活动。其一,“彩线轻缠红玉臂”,“以五彩丝系臂”。它辟邪驱鬼,使朝云“玉臂”“红”而长命。与用五色花线缠粽子投江以吊屈原之魂有同等意义。其二,“小符斜挂绿云鬟”,以“赤灵符著心前”。它能通神明,使朝云“云鬟”“绿”而身健。与小孩穿老虎腰肚,门上挂蒲剑以辟邪护身有同等意义。词人着重描写缠线、挂符活动,且用对偶句式,为的是“佳人相见一千年”,愿灵验得到应证。真是一语中的,画龙点睛。
全词是篇民俗诗,充满了浓郁的古老民俗气息,是研究端午民俗最形象而珍贵的资料。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南乡子·好个主人家。宋代。辛弃疾。 好个主人家。不问因由便去嗏。病得那人妆晃了,巴巴。系上裙儿稳也哪。别泪没些些。海誓山盟总是赊。今日新欢须记取,孩儿,更过十年也似他。
春初怀友人北上。清代。罗觐恩。 祖道还如昨,芳年已暗过。离群春梦少,卧病雨声多。暝雪黔山路,条风汉水波。相思逐归雁,先尔渡黄河。
江上吟。清代。沈承瑞。 初日升东山,照耀江水赤。微风荡桃生,流水杳无迹。江上谁家子,扁舟自弄笛。散发任夷游,忘情淡今昔。幽罢人不知,苍茫烟树碧。
月桥晚步 其一。明代。唐之淳。 凤沼龙舟事已湮,月桥烟岛昼生尘。芙蓉冷落菰蒲老,波面游鱼却避人。
危脑帽歌读五代前蜀史有感而作。元代。王逢。 白兜罗,青衲襫,金鸦翠翎七宝饰。圆方反正无定式,国人戴之天下惜。后宫如花醉妆美,君王无心冠带理。大木昼拔贪狼风,犹汎楼船济江水。承平礼乐亦草草,岂但当时帽危脑。可怜来者忘丧元,红缨末乱如云扰。君不见玉帛万国先王朝,会弁如星丽九霄。凤凰麒麟在郊棷,夔龙前殿奏箫韶。
千灯光影彻春宵,红日明霞晃绮寮。上客欢娱得惊坐,佳人歌笑敌蓝桥。
雪花带雨尘都埽,寒色兼风酒易消。一去章街尽眉妩,臂围犹怯月边朝。
灯夕陈大夫来会张承议以病不出有诗赠陈次韵和之。宋代。刘攽。 千灯光影彻春宵,红日明霞晃绮寮。上客欢娱得惊坐,佳人歌笑敌蓝桥。雪花带雨尘都埽,寒色兼风酒易消。一去章街尽眉妩,臂围犹怯月边朝。
九日游眺三绝句 其二。明代。徐祯卿。 北来陇野太萧条,旅客登临思易消。天入燕关真自迥,云开碣石未为遥。
比闻赵季茂春板舆行春甚乐予跃然效之是日乃。宋代。岳珂。 棠湖有病客,破鼎支药糜。青阳动新晴,兀兀厌坐驰。静闻箫鼓闹,翠幰行春堤。柔风吹帘旌,杲日浮屏缇。行厨依竹里,绣幙联江湄。为问来者谁,板舆双侍姬。光彩照路傍,拍舞襄阳儿。病翁禅定心,久矣沾絮泥。一念忽随喜,联复相追随。家人治尊罍,夜漏觇晨晞。拥被起跃然,不知筋力痿。破晓始三弄,冲寒才一卮。爚如满天星,湛湛开青池。晨光透户牖,纤尘寂不吹。倏焉云头催,随以雨脚垂。汀苹振淅沥,岸柳惊纷披。度塘如度桥,跬步窘且危。往谒乘驿使,席间如鼓鼙。主宾无软语,僮仆侵寒肌。一坐礼敬疎,四雇面包{黎去氽加黑}。亟就儿女曹,疾驾掀重帷。拥炉共炙手,悔游仍攒眉。须臾呼酒炙,稍觉春融怡。棠湖暂纾望,苜盘充疗饥。一末复两杯,肤粟欣平治。先登浔阳楼,次读琵琶诗。来往信底忙,吟哦聊自欺。江柁昼摇兀,市声晚哑咿。估客维岸傍,樵径行歌归。宿霭了未收,溟蒙沾人衣。落莫兴易阑,扶舆力将疲。却从名园游,款户访故知。蔬甲拆青嫩,池光摇碧漪。桑颠宿鸡鸣,柳畔新莺啼。主人相雇笑,谓此亦足栖。曾留长者辙,更著名人题。庐山三万峰,一碧天与齐。千古真面目,庶几今见之。遂开成趣轩,夕宴陈尊彝。疱鲭诧雕俎,幻火后眩奇。沙苑出细肋,好音来赫蹄。纸尾有醉字,恍如写乌丝。意者天机全,落笔惊倾欹。长鳄白浪卷,踞蛤青云期。佳客不我从,逸兴何所为。整鞅固已屡,鸣漏将何其。九衢月似霜,乌鹊仍绕枝。风乾路犹湿,云淡星不移。已成归兮赋,更作怅然疑。诘朝益明媚,一瞬弯四时。天机岂易测,我惑宁不滋。尝闻士之遭,皋夔异周伊。如何不后先,翻覆成嘘唏。昨何为而寒,今何为而熙。中间出一夕,乃尔变惨凄。吾昨解印绶,一舸来自西。天道皆自然,肯以阴晴窥。况此瞬息观,讵可分两岐。为言独醒者,今昔无町畦。从今好天色,更请还一鸱。东寻五云谷,西渡三峡溪。杏开董奉坛,桃映康俗祠。景物看吐吞,冷暖随呵撝。以此青田酿,酌之沧海蠡。蓝舆乘两肩,倒载白接{上四下离}。真意浃三益,和气重四支。持之药吾疾,正可扶衰赢。明窗睡久酣,旧业荒於嬉。正当出呓语,走笔萦虹蜺。追书浃旬事,幸免然豆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