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玉回辉莹可观,秋冰壁立动涵澜。
每嗟许国酬身晚,忽觉余光照胆寒。
映座未容华表客,整簪空慕鵔鸃冠。
云车一去桥山晚,宝镇于今下古坛。
镜屏诗二首。唐代。李廌。 曲玉回辉莹可观,秋冰壁立动涵澜。每嗟许国酬身晚,忽觉余光照胆寒。映座未容华表客,整簪空慕鵔鸃冠。云车一去桥山晚,宝镇于今下古坛。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学家。字方叔,号德隅斋,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华州(今陕西华县)人。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
李廌。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学家。字方叔,号德隅斋,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华州(今陕西华县)人。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天平公座中呈令狐令公时蔡京在坐京曾为僧徒故有第五句。唐代。李商隐。 罢执霓旌上醮坛,慢妆娇树水晶盘。更深欲诉蛾眉敛,衣薄临醒玉艳寒。白足禅僧思败道,青袍御史拟休官。虽然同是将军客,不敢公然子细看。
七夕前七日作 其三。唐代。全祖望。 衰病正连绵,抚时增萧瑟。前有一樽酒,不醒积毁骨。连朝风雨多,芭蕉益愁绝。
送林秀才归南海。宋代。余靖。 红尘倦客游,綵衣归故山。凛凛朔风劲,携手江之干。江声万雷震,帆影孤鸿翻。修途南尽海,冰雪凄人肝。不但川陆险,所思在承颜。亲膳足甘滑,家居富林泉。怀安实败名,无为乐丘园。好爵縻英贤,早奋冲天翰。
冬至宿杨梅馆。唐代。白居易。 十一月中长至夜,三千里外远行人。若为独宿杨梅馆,冷枕单床一病身。
山庄杂兴十首 其八。明代。王廷陈。 叶减山争出,林秋景故偏。候虫喧冷砌,过雁影晴川。月酌沾松露,风吟杂涧泉。何人会幽兴,寂寂自鸣弦。
送江淑寺丞弃官归江州。宋代。刘攽。 时事不可愿,还家方自由。看山一长啸,饮水亦消忧。林竹通邻里,陔兰洁膳羞。还将计然策,江上倚扁舟。
简令生日。唐代。罗隐。 祥烟霭霭拂楼台,庆积玄元节后来。已向青阳标四序,便从嵩岳应三台。龟衔玉柄增年算,鹤舞琼筵献寿杯。自顾下儒何以祝,柱天功业济时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