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自东郭门,言拜景升墓。
墓树半枯槎,冥冥立晨雾。
鼎国昔未分,萧墙梗天步。
呼苍复何用,龙卧独不顾。
纡余檀溪水,黯惨蔡州路。
登楼欲遣忧,君看仲宣赋。
刘表庙。唐代。李廌。 入自东郭门,言拜景升墓。墓树半枯槎,冥冥立晨雾。鼎国昔未分,萧墙梗天步。呼苍复何用,龙卧独不顾。纡余檀溪水,黯惨蔡州路。登楼欲遣忧,君看仲宣赋。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学家。字方叔,号德隅斋,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华州(今陕西华县)人。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
李廌。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学家。字方叔,号德隅斋,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华州(今陕西华县)人。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题严子陵钓台。宋代。林亦之。 莫向金门傲冕旒,归来却要著羊裘。乾坤不是刘文叔,那得长竿钓白头。
和人三首 其二。宋代。李之仪。 经年牢落别离群,准拟归来拂路尘。妙语独从书上得,欢悰犹欠坐中新。颇闻洛下传佳句,更喜嵩阳识垫巾。几欲军门示巾帼,老来犹更不如人。
星岩二十景 其六 宝陀夜月。明代。郭棐。 宝岩清閟景偏加,石乳骈连玉作华。向夜月来松影乱,却疑神女散琼花。
即事六首 其五。宋代。陆游。 井税无馀负,川原已饱犁。樵歌归市步,帆影过河堤。野实丹兼漆,村醪蜜与齑。虽云有丰约,不废醉如泥。
懿文皇太子挽诗十章 其八。明代。方孝孺。 渊默师成宪,端严信若神。承天行日月,与世作阳春。锐意思宽政,温颜访老臣。至今江海士,犹想属车尘。
题吴兴岘山寺。金朝。李龏。 雨馀山态活如云,过午钟閒寺影昏。寂寞春风荒草里,野僧惟主一洼尊。
赠恩平开平陵水三明府。明代。李梦熊。 豸史风流盖世才,偶于棘院仰鸿裁。量同珠海标三杰,清比冰壶搆众材。竹马芳名传岭表,弦歌雅化上春台。牛刀小用恩逾大,好把桃花满县栽。
初至杭左史郭公右史莫公邀宴西湖大风雨归作。明代。王世贞。 钱塘帝都会,西湖地灵杰。天目日夜翰,神瀵汇兹穴。山拥三面螺,城弯半弓霓。谬余长五湖,斯往信所阙。左相咏紫微,右枢和白雪。银榼渟宫醪,湘縢载珍飶。篮舆日骀荡,皂盖风飘瞥。稍出清波门,驺声狎啼鴂。色界纷送奇,目疲不得说。舟子方进篙,黄衫浪花撇。俄然两高墨,顿使万象涅。天笑眵不收,块噫鼓中裂。縠纹剪破碎,铁冠冒巀嵲。罗刹怒欲翻,鹫头奋仍掣。此辈逞狂怪,西子頩不悦。骤雨面面来,蓬窗时时揭。莫君如谢安,麈尾手徐挈。微谓郭长公,虽奇泛宜辍。仙舟固所慕,角巾毋乃折。郭公笑王生,此变为畴设。昨夜真宰过,颇畏灵秘泄。袖君斲轮手,更卷雕龙舌。不见渼陂行,雷雨亦愁绝。玉立山未颓,鲸吞海仍竭。携兴逼暮归,万燎吐明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