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者如仁求审固,美哉成室序朋俦。
今时宾礼存无几,舍矢犹堪一献酬。
和梁签判颍州西湖十三题·射堂。唐代。苏颂。 射者如仁求审固,美哉成室序朋俦。今时宾礼存无几,舍矢犹堪一献酬。
(1020—1101)泉州同安人,徙居丹阳,字子容。苏绅子。仁宗庆历二年进士。知江宁。皇祐五年召试馆阁校勘,同知太常礼院。迁集贤校理,编定书籍。英宗即位,为度支判官。神宗立,擢知制诰,知审刑院,因奏李定拜官不合章法,落知制诰,出知婺州。元丰初,权知开封府,改沧州。奉旨编纂《鲁卫信录》。哲宗元祐初,除吏部尚书兼侍读,以邃于律历提举研制新浑仪。元祐七年拜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为相务使百官守法遵职,量能授任。后罢知扬州,徙河南。绍圣末致仕。有《苏魏公集》、《新仪象法要》、《本草图经》。 ...
苏颂。 (1020—1101)泉州同安人,徙居丹阳,字子容。苏绅子。仁宗庆历二年进士。知江宁。皇祐五年召试馆阁校勘,同知太常礼院。迁集贤校理,编定书籍。英宗即位,为度支判官。神宗立,擢知制诰,知审刑院,因奏李定拜官不合章法,落知制诰,出知婺州。元丰初,权知开封府,改沧州。奉旨编纂《鲁卫信录》。哲宗元祐初,除吏部尚书兼侍读,以邃于律历提举研制新浑仪。元祐七年拜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为相务使百官守法遵职,量能授任。后罢知扬州,徙河南。绍圣末致仕。有《苏魏公集》、《新仪象法要》、《本草图经》。
采莲曲。明代。于谦。 朝采莲,暮采莲,莲花艳冶莲叶鲜。花好容颜不常好,叶似罗裙怨秋早。秋风浩荡吹碧波,绿怨红愁将奈何。年年采莲逞颜色,采得莲花竟何益。莲花虽好却无情,夫婿有情常作客。万里关河归未得,争如池上锦鸳鸯,双去双来到头白。采莲复采莲,采莲还可怜。愿比莲花与莲叶,不论生死根相连。
用前韵寄文都曝日台。明代。陈献章。 君家曝日有高台,君坐台中日几回。旁舍先生扶杖过,平湖县博寄诗来。不知天道晴还雨,屡见山花落又开。已有高人来指点,白云何处路旁堆。
次韵杨宰公田道上。宋代。陈造。 人有褰裳去,时闲野渡舟。知君问彫瘵,随处访深幽。岁事方关念,村醪不破忧。贳租仍己责,或可继前脩。
祝英台宅。明代。董其昌。 徙倚荒台畔,潺湲瀑水飞。因看江左右,却忆华山畿。化碧阴厓出,为云晚岫归。凄其前代事,端使胜情微。
柳梢青。近现代。胡怀琛。 君自优游。廉州手腕,石谷风流。一派溪山,半天风雨,笔底全收。烟岚云树扁舟。点在我,团扇扇头。溽暑都消,纤尘不染,无限清幽。
玉楼春 立秋。明代。叶纨纨。 微云日暮庭花紫。一叶飘轻淡罗绮。扇惊长信泣佳人,山冷苍梧悲帝子。楼前莫问相思字。深院萤飞照砧杵。西风燕去几时归,秋梦芙蓉江上水。
闻圆载上人挟儒书洎释典归日本国,更作一绝以送。唐代。陆龟蒙。 九流三藏一时倾,万轴光凌渤澥声。从此遗编东去后,却应荒外有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