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南村北鹁鸠声,刺水新秧漫漫平。
行遍天涯千万里,却从邻父学春耕。
小园四首。唐代。宋庠。 村南村北鹁鸠声,刺水新秧漫漫平。行遍天涯千万里,却从邻父学春耕。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学家,工部尚书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陆,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郑国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赠太尉兼侍中,谥号“元献”(一作元宪),英宗亲题其碑首为“忠规德范之碑”。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多秾丽之作,著有《宋元宪集》、《国语补音》等。 ...
宋庠。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学家,工部尚书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陆,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郑国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赠太尉兼侍中,谥号“元献”(一作元宪),英宗亲题其碑首为“忠规德范之碑”。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多秾丽之作,著有《宋元宪集》、《国语补音》等。
饯别章行严士钊。近现代。郁曼陀。 垂老依人强自雄,料从焚后识焦桐。深知耆旧能谋国,岂为文章始借公。短鬓愁随边月白,衰颜醉泛酒波红。尊前无限缠绵意,尽在风云感慨中。
题天台山石桥庵院。宋代。綦崇礼。 林麓阴森径屈盘,渐惊危步入重峦。地分宝刹临空翠,天设飞梁跨激湍。雾暗云蒸山气肃,雪翻雷辊水声寒。我来不作多求想,试出神光变现看。
荷叶杯八首 其一。清代。王时翔。 花浦。翠烟香雨。吴女。听吹箫。细蛾攒绿倚轻桨。闲想。背红桥。
季秋既望吾族子侄以老人会于我家名曰燕老集此意亦可尚醉后写其意。宋代。陈著。 飒飒西风来,吹不开眉端。团团空中月,照不见肺肝。菊花仍旧香,过雁秋年年。我怀人得知,流光逝如川。况此苟活身,包羞天地閒。不如先露晞,安用空流连。儿辈何为者,芋栗菘藿盘。将以寿我酒,岁晚松在山。我谓非我意,掉头三长叹。绕膝不肯离,且笑且进言。陶潜杜少陵,逢时更多艰。何尝便忘躯,得酒即开颜。父子恩爱重,一刻难轻拚。世路虽偪仄,天道又好还。但是强健在,心事终已宽。是亦菽水具,非如五鼎难。庶几诗礼风,聊以娱亲安。再拜固以请,愿领家庭欢。勤勤苦费辞,细听理亦然。强饮竟成醉,援笔如狂颠。梗概粗以见,不觉盈长笺。呼儿为我歌,勿与醒者传。
舟中偶成 其二。明代。袁宏道。 冶媱岂不见,见之如青峦。丝肉岂不听,听之如鸣湍。听水无荡思,爱山无热颜。辟如怀抱儿,絜手弄金丸。山鸡眩其影,竟死白波间。
塞上逢故人。明代。徐熥。 胡笳声正喧,一骑向秋原。偶尔闻乡语,因之伤旅魂。停鞭问姓氏,掩泪叙寒暄。未尽悲欢意,沙场日又昏。
长安龙图陈学士宠示重阳日翠微楼上见览。宋代。魏野。 京兆重阳大尹家,翠微楼上赏黄花。秦娥应怪停歌吹,看我狂诗到日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