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家高议集朝緌,成绩连茅被帝晖。
均赏已知羊胃灿,铭恩偏觉鼠肝微。
泥涂枉入鸿钧用,腹背还凭逸翮飞。
天禄半生阗眩病,犹堪持帚扫朱扉。
受诏同编修敕令终篇例赐勋一转谢参预东平会。唐代。宋庠。 法家高议集朝緌,成绩连茅被帝晖。均赏已知羊胃灿,铭恩偏觉鼠肝微。泥涂枉入鸿钧用,腹背还凭逸翮飞。天禄半生阗眩病,犹堪持帚扫朱扉。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学家,工部尚书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陆,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郑国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赠太尉兼侍中,谥号“元献”(一作元宪),英宗亲题其碑首为“忠规德范之碑”。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多秾丽之作,著有《宋元宪集》、《国语补音》等。 ...
宋庠。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学家,工部尚书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陆,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郑国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赠太尉兼侍中,谥号“元献”(一作元宪),英宗亲题其碑首为“忠规德范之碑”。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多秾丽之作,著有《宋元宪集》、《国语补音》等。
将之南洋,留别亲友 其四。清代。丘逢甲。 破荒文字走风雷,草昧思从海外开。挟策九夷嬉凤去,携竿三岛钓鳌来。天回博望乘槎路,人陋相如谕蜀才。无限抱孙椎结辈,待教绝徼筑朝台。
老僧年八十五诵经度僧今五十八年一室悠然日。宋代。王洋。 事随过眼尘常清,愁不关心梦更清。八十五年香火社,残经七卷席平一。
谢赐珍珠。唐代。江采萍。 桂叶双眉久不描,残妆和泪污红绡。长门尽日无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
九日溪偶成。宋代。钱熙。 渔家深处住,鸥鹭泊柴扉。雨过山迷径,潮来风满衣。岸幽分远景,波冷漾清晖。却忆曾游赏,严陵有旧矶。
所得。清代。黄任。 所得乃清气,世喧难与言。文章蓬巷老,霜雪布袍尊。万态竟何有,一灵能久存。自家金石响,不必出柴门。
抵永嘉题谢公岩。宋代。赵抃。 岭路与岩坰,池楼古郡城。千年温俗意,四榜谢公名。寄傲留佳句,遗思出至诚。滔滔慎江水,东注等休声。
送庆州安化元处宗主簿。宋代。宋庠。 黄绶荣新牒,华颠惜美材。越心枝上远,羌思笛中来。烽烬和星落,刀环伴月开。寄言栖棘地,鸾翮少徘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