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城曲坐溪台,密霰初收晚冻开。
无限禽声兼柳意,欲催春色过湖来。
新岁雪霁到西湖作三首。唐代。宋庠。 新年城曲坐溪台,密霰初收晚冻开。无限禽声兼柳意,欲催春色过湖来。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学家,工部尚书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陆,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郑国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赠太尉兼侍中,谥号“元献”(一作元宪),英宗亲题其碑首为“忠规德范之碑”。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多秾丽之作,著有《宋元宪集》、《国语补音》等。 ...
宋庠。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学家,工部尚书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陆,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郑国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赠太尉兼侍中,谥号“元献”(一作元宪),英宗亲题其碑首为“忠规德范之碑”。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多秾丽之作,著有《宋元宪集》、《国语补音》等。
兰陵王 春恨。清代。陈维崧。 香腮托。人与梨花俱弱。东风外、斜压香衾,蹙损潇湘远山角。镜鸾空掩却。愁觑玉肌减削。又不是、中酒伤春,尽日沈吟倚妆阁。唾花裙上落。奈紫栈才温,红绵正薄。水晶帘额轻寒络。更阵阵春雨,恹恹残日,小楼欲睡那便著。且自漱春酌。飘泊。旧时约。只柳绵花絮,年年如昨。绿遍平芜天又各。念马嘶门外,听来常错。清明寒食,无限恨,燕子觉。
岁晏斋居次黎君醇韵 其二。明代。傅敏功。 寒林芳卉歇,孤梦白云悬。竹色含霜苦,花阴浥露偏。霞杯浮月下,吟笛落风前。谁问迷津者,幽居自岁年。
栝城。宋代。林景熙。 寒芒曾动少微星,一水溶溶叠嶂横。落日渔舟吹远笛,断烟戍屋带荒城。沙鸥欲近如招隐,关树无多亦厌兵。却忆莺花亭外路,太平箫鼓沸春声。
送梅校理子明通守杭州。宋代。晁补之。 金明池上柳,人折一枝春。赠子意不浅,东游云外身。人生半刺史,朱绶光四邻。此岂经世怀,但慰垂白亲。钱塘我旧游,颇复识其人。不应山水改,但恐猿鸟新。章台走马客,冠盖尽要津。窃禄我自惭,便面聊障尘。亦思一舟去,共醉西湖滨。时平自行乐,不为千里蒪。归来麒麟上,献纳当及辰。
江楼。清代。王必蕃。 五岳归来后,看山又北楼。西风飞雁急,落日乱蝉愁。帆影匆匆去,河声浩浩流。京华回首处,千里暮云浮。
归括苍如山堂挈家出宅 其二。宋代。姜特立。 且唱还乡曲,初非衣锦衣。不须华表望,丁令此时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