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溜轻舠掠晚沙,时时波底碎秋霞。
清阴十里堪乘兴,疑到江东安道家。
次韵和吴侍郎东城泛舟。唐代。宋庠。 放溜轻舠掠晚沙,时时波底碎秋霞。清阴十里堪乘兴,疑到江东安道家。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学家,工部尚书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陆,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郑国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赠太尉兼侍中,谥号“元献”(一作元宪),英宗亲题其碑首为“忠规德范之碑”。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多秾丽之作,著有《宋元宪集》、《国语补音》等。 ...
宋庠。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学家,工部尚书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陆,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郑国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赠太尉兼侍中,谥号“元献”(一作元宪),英宗亲题其碑首为“忠规德范之碑”。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多秾丽之作,著有《宋元宪集》、《国语补音》等。
芳辰篆虎,故事描龙,客里竟无人觉。风欺闰午,浪阻扁舟,且赴树阴鸥约。
记今年、摇艇盐官,曾剪葵榴嫩萼。剥黍如金,剩有馀香黏蒻。
澡兰香·癸巳岁闰重午阻风舟中作次梦窗淮安重午韵。清代。黄之隽。 芳辰篆虎,故事描龙,客里竟无人觉。风欺闰午,浪阻扁舟,且赴树阴鸥约。记今年、摇艇盐官,曾剪葵榴嫩萼。剥黍如金,剩有馀香黏蒻。俛仰俄成往事,又挂西南,一钩蟾魄。丝缠命缕,寸厄黄杨,旅况预愁边幕。待扬帆、重指湘源,浇酒离骚细酌。便做到、六月飞鹏,扶摇羊角。
失题 其二。明代。曹义。 半生多慨□,万里快遨游。报国丹心壮,思亲白发调。盛名吴下士,高调郢中讴。空阔搏雕鹗,沙乾骋骏骝。声诗唐律度,楷法晋风流。几过杨雄宅,频登压粲楼。归篷投建邺,载月渡沧洲。俊采逢人羡,衰颜对镜羞。怜均朝北阙,愧我老西畴。汉水晴逾碧,秦山晚更幽。关河从此隔,风月共谁酬。落日长亭路,连城古帝州。有怀徒缱绻,无计为淹留。后夜分遥念,音书肯寄不。
题画四首 其二。明代。张宁。 沙碛春深苜宿肥,锦鞍新卸远行归。胡儿不敢窥边郡,手挽弓梢看雁飞。
邻峰艮上人2。宋代。释绍昙。 短筇扶瘦扣烟萝,款问东山瓦鼓歌。老倦不能讴唱得,隔窗幽鸟语尤多。
秋日杂感 其二。清代。惠远谟。 季秋霜露繁,木落山色改。天地有萧瑟,炎暖岂长在。可怜东篱花,萎落无人采。无言倚霜恨,芳心若有待。君子审进退,所贵在时宜。神龙失海水,不知尺泽鲵。猛虎陷深阱,豚犬亦得欺。晋人有冯妇,千古所共嗤。
送王鍊师归四明。元代。黄溍。 飘飘采真侣,乃在四明山。霞居朝帝所,琼馆留人间。忽闻双凫舄,却向东南还。望之若流星,邈然不可攀。海月照阶戺,天风飞佩环。我何苦羁旅,冰雪生朱颜。
河清诗。明代。梁潜。 河流浑浑,肇自古昔。横亘万里,潢污霆激。触乎昆崙,踔乎龙门。震掉奔腾,入乎无垠。惟皇圣明,百神效灵。汤汤蒲津,河流载清。始视其流,混漾弗定。若矿在镕,五彩辉映。厥既清矣,静影浮空。荣光上烛,煜乎溶溶。若挹而注,若涵而蓄。元气默融,太和潜漉。纤滓弗滞,渊乎若澄。千峰倒浸,湛乎若凝。蒲津之堧,几数万里。乌翔而回,鱼骇而逝。属时载旸,楫而咏之。祥飙庆云,荡潏无涯。观者如堵,闻于京师。京师髦倪,鼓舞孩嬉。列章帝庭,帝弗矜异。曰匪在兹,益惟寅畏。于惟河流,为地之纪。四渎之宗,五行之始。在昔皇祖,戡定万邦。惟兹河流,骏发其祥。我皇继统,旧章是则。河之清矣,如轨合辙。河之既清,万民以宁。万方毕来,物以阜成。顾兹河流,念我皇德。东渐西被,始自家国。皇之弘化,功迈三五。如彼河流,行地东注。河流浩浩,孰非皇仁。沦肌浃髓,品物皆春。河流洋洋,皇帝寿考。于万亿年,为民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