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月兼寒雨,高斋伴寂寥。
已能阴漠漠,更自韵萧萧。
宫迥天低阙,津长雾失桥。
芦灰迷桂晕,梁屋掩霞朝。
烟重兰摧叶,风凄柳劲条。
远沉缑鹤唳,轻送洛鸿飘。
瓮圃应馀汲,芝岩定长苗。
有人思旧隐,归驾不须招。
洛城秋雨。唐代。宋庠。 霜月兼寒雨,高斋伴寂寥。已能阴漠漠,更自韵萧萧。宫迥天低阙,津长雾失桥。芦灰迷桂晕,梁屋掩霞朝。烟重兰摧叶,风凄柳劲条。远沉缑鹤唳,轻送洛鸿飘。瓮圃应馀汲,芝岩定长苗。有人思旧隐,归驾不须招。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学家,工部尚书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陆,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郑国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赠太尉兼侍中,谥号“元献”(一作元宪),英宗亲题其碑首为“忠规德范之碑”。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多秾丽之作,著有《宋元宪集》、《国语补音》等。 ...
宋庠。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学家,工部尚书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陆,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郑国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赠太尉兼侍中,谥号“元献”(一作元宪),英宗亲题其碑首为“忠规德范之碑”。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多秾丽之作,著有《宋元宪集》、《国语补音》等。
中秋日菊盛开。宋代。家铉翁。 年年菊占晚秋清,今夕东篱放早英。月共黄花如有约,花开半夜月偏明。
夔巫道中 其二。清代。冯誉骢。 天然形势固金汤,落日孤城暮霭苍。一代阵图名赫奕,四山云雨梦荒凉。谁赓骚客新词赋,莫问诗人旧草堂。且喜片帆风力顺,扁舟安稳下瞿塘。
赏花。宋代。陆游。 湖上花光何处寻,朱朱白白自成林。衰年何预伤春事,闲客犹怀爱物心。欲堕每愁风骤起,正开却要日微阴。兰亭禹庙平生事,一榼芳醪莫厌深。
镜道中吹箫。唐代。陈陶。 金栏白的善篸zC,双凤夜伴江南栖。十洲人听玉楼晓,空向千山桃杏枝。
西江月 题阙。元代。白朴。 过隙光阴流转,还丹岁月绵延。几人青髻对长年。且斗时间康健。四海幸归英主,三山免化飞仙。大家有分占桑田。近日蓬莱水浅。
寄江进之。明代。袁宏道。 吏老心尤苦,才清调转孤。花飞常乱押,梅气欲侵符。旧俸开来否,新粮勾也无。政成须勉强,尺步是
少年行二首 其二。唐代。杜甫。 巢燕养雏浑去尽,江花结子已无多。黄衫年少来宜数,不见堂前东逝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