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朝月。朦胧别。朦胧也胜檐声咽。亲曾说。令人悦。落花情绪,上坟时节。
花阴雪。花阴灭。柳风一似秋千掣。晴未决。晴远缺。一番寒食,满村啼鴂。
摘红英(赋花朝月晴)。唐代。刘辰翁。 花朝月。朦胧别。朦胧也胜檐声咽。亲曾说。令人悦。落花情绪,上坟时节。花阴雪。花阴灭。柳风一似秋千掣。晴未决。晴远缺。一番寒食,满村啼鴂。
刘辰翁(1233.2.4—1297.2.12),字会孟,别号须溪。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人。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 景定三年(1262)登进士第。他一生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活动,为后人留下了可贵的丰厚文化遗产,遗著由子刘将孙编为《须溪先生全集》,《宋史·艺文志》著录为一百卷,已佚。 ...
刘辰翁。 刘辰翁(1233.2.4—1297.2.12),字会孟,别号须溪。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人。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 景定三年(1262)登进士第。他一生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活动,为后人留下了可贵的丰厚文化遗产,遗著由子刘将孙编为《须溪先生全集》,《宋史·艺文志》著录为一百卷,已佚。
杂兴六首 其一。宋代。陆游。 散步持书卷,闲眠枕药囊。驯獐随几杖,痴蝶入衣裳。病起年光速,身闲日景长。为怜红树好,久立向西厢。
初夏二首 其二。宋代。舒邦佐。 卢橘金珠似,杨梅火齐如。燕衔春去后,蝉噪夏阴初。药访三年艾,心凝一束书。老身仍著病,节物最关渠。
雨中再赋海山楼诗。宋代。陈与义。 百尺阑干横海立,一生襟抱与山开。岸边天影随潮入,楼上春容带雨来。慷慨赋诗还自恨,徘徊舒啸却生哀。灭胡猛士今安有,非复当年单父台。
答易山人送腊。明代。卢龙云。 春前淑气将舒柳,腊尽馀寒已送梅。愁里酒杯添寂寞,病来诗句废敲推。年光荏苒真虚度,宦业逡巡岂上才。羡尔久盟泉石侣,赏心何限白云隈。
戏咏端州石砚放言。明代。黎遂球。 我闻自昔盘古既开乾坤异,爰以轻清为天重浊为地。惟有磊磊落落之石质重而韵清,在乎山水之间各安置。奈何天无石,肆有触之崩而柱折。有女娲取而炼以补之,所馀者青玄赤白皆分别。迨夫百千万年,有祖龙骑之向东,而端州之石亶称奇绝。此石当时既补天,至今天色尚依然。云胡得此以为砚,我想女娲岂难煮而燥之,乃听其益笔发墨呵气则泉。吁嗟乎,女娲何不悟补天之微理,惜也此彼不知此。粤自苍颉作书混沌凿,伏义八卦聊为尔。而乃上典谟,下风史。民伪兹,圣人死。东家老儒炼六经以补之,而大儒曰仁,小儒曰理。岂若太古三民,不相往来而已。祖龙焚书亦似矣,而何复有管城子。管城子,舍此石而不可得。又千百年,而山之混沌是与人而俱蚀。八分变体点画便,遂使君子小人交相美其文墨。尔来文妖墨祟皆绝奇。家家书,人人诗。宝此一片石,而矻矻然仰天而思。镂心刻骨,以裂此浑浑之元气。吁嗟乎,我欲补之,而几夜可补也。我欲毁此石以补之,夫谁解其意者。我闻石之精,与三皇五帝在天之灵而俱愁。夫何寸裂我石,而圣人之糟粕,尽以供伪儒之摹写。岂不闻当尧之时水逆行,泛滥于天下使禹治之。巨灵一擘,水皆东泻。夫石可擘,则亦可取而为砚。禹若曰,余知其然。肆任土作贡,惟有怪石浮磬,与筱簜竹箭。无毛颖管,无砚田片。何意于今数千年,山灵剥面谁为怜。我今一片大于拳,取而怀之袖中。是亦伪儒之流也。安得圣人尽驱此衣冠之盗,置之标枝野鹿之田。使之思悠悠,腹便便。礼仪三百,威仪三千,还之未始有始之前。谁为福始,谁为祸先。无表无得,日出而作,日入而眠。我亦投此石于众人,众人不受,投彼女娲,女祸亦不必以供其补天。夫何使我与文妖墨祟争此一片石,不耕获不菑畬,惟蠡测夫脉望之残编。
酬何学宾 其一。宋代。徐鹿卿。 商山黄绮信清流,自合相从鹤禁游。邺架烂观三万轴,庄椿行老八千秋。高怀莫遣群儿觉,佳句那无半语酬。我亦诸侯老宾客,更将墨守问何休。
墨竹歌 其二。明代。释宗泐。 魏公文章妙天下,世称善书兼善画。松雪高斋秋气清,照眼琅玕入模写。一竿秀出何潇洒,美人独立疏而野。九疑云老楚江寒,翠盖临风为谁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