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邦佐,字辅国,一字平叔,号双峰,靖安县城人。靖安舒氏第四世祖 隆兴府靖安(今属江西)人。宋绍兴六年(1136年)十二月初八出生,淳熙八年(1181年)中进士,先后任鄂州蒲圻、潭州善化主簿、衡州录事参军,嘉泰二年(1202年)授通直郎。宁宗嘉泰二年(一二○二)致仕。嘉定七年卒,年七十八。有《双峰猥稿》九卷传世。事见本集卷首《谱系》及《舒公墓志铭》。
舒邦佐在潭州善化任主簿时,奉命输送长沙纳缴田粮三十万斛。他随到随收,(官米平量)杜绝过去浮收肥已的流弊,柴薪微物都随身自带,不沾民间丝毫,百姓感戴,曾编有“今年官米两平量……”的歌谣唱。
潭州每年输纳粮财的,承办官吏有一定补贴,名曰“优润钱”。舒邦佐把自已应得之数,全部存入县库。离任时,当地又赠送路费,这些额外收入,他分文未动,全交善化县作修理主簿官衙之用。百姓称颂他为官清廉。
善化邻县宁乡的百姓报告旱情,当地官员疑为夸大不实,乃张贴公文遍告各乡人众,如诉告不实,欺蒙虚报,即行处责。百姓惧怕,隐灾不报。上司知舒邦佐办事能干,派他前去查明处理。他到宁乡后,一查旱情确实存在,遂呈准从宽对待首告的人。百姓消除了顾虑,俱一一如实诉告旱情,使之得到妥善处理。
舒邦佐在衡州除任录事参军外,兼摄宪司检法官,又兼郡佥幕,对案犯明谨用刑。当时狱中时有囚犯因饥寒而死。他命人为囚犯置办饮食及御寒却暑之物品。又茶陵县倪某控告胥长谭良佐受贿一案,传讯后,得知尚未收受赃物,守倅却拟将原告和被告一并治罪。舒邦佐说:“小吏要鱼肉乡民,是很容易的;百姓要伸冤,却是很难的。量刑时对吏要严,对民宜宽,倪某应酌情宽减。”后来上面派来复核案件的官吏听见舒邦佐这番议论后,很是称赞。
绍熙五年(1194年),舒邦佐告老还乡,买田设义庄,置地构筑双峰堂,在堂前凿“天泽池”(后名衙背塘),池中建“望烟楼”。每日晨夕登楼眺望,见有未起炊烟者即周济钱米。本县学田原多被豪绅及经手者侵蚀肥已,经他清理后重立新规,使学田收入按新规发给贫寒学生。
舒邦佐在《双峰堂记》提出过“退为进基,静为动主”的见解,为当时理学家朱熹所赞赏。他著有《双峰猥稿》,为文绚丽精湛。当时文人李恭甫说他的文章“有横放者,有缜密者,有精巧者”。
舒邦佐卒于嘉定七年(1214年),享年78岁。葬于本县福寿源(今沙港桥头)的野鹿衔花山上。衡州有其塑像,崇祀在石鼓书院。
春日即事五首 其一。宋代。舒邦佐。 正昼东风自展扉,双双燕子望巢飞。杨花却是元无定,吹落南邻不肯归。
和许宰寓武邑赓杨丞靖安八咏 其四。宋代。舒邦佐。 风旗猎猎半攲斜,日日相传便到家。几度儿童骑竹马,斜阳影里簇汀沙。
春日即事五首 其二。宋代。舒邦佐。 架上酴醾万玉浮,当年攀折为迟留。而今老病空相对,花不羞人人自羞。
送简贺州五首 其三。宋代。舒邦佐。 曩时盐令更,官贫如负债。而今旧法复,私贩夺公卖。且莫作是想,亟欲目前快。有钱藏之民,毕竟根本在。
送简贺州五首 其五。宋代。舒邦佐。 我作送行诗,劝终铺美意。吾君方急贤,侍从有虚位。两府多故人,东阁欠奇士。如送郑尚书,韵必以来字。
题同年郭丞遁斋。宋代。舒邦佐。 清江子郭子,作斋以遁名。傍人或不解,谓将抛尘缨。著语竞挽住,轩翥九万程。吾闻遁之象,山止而天行。止如子綦木,行如亚夫兵。养静以须动,渊嘿藏雷声。乃识个中趣,非专隐遁情。虽然遁六爻,四阳理分明。虽有艮在内,二阴要研精。尾厉苟不审,嘉肥何由亨。艮斋谢夫子,江南老先生。君斋虽名遁,三爻自艮萌。南丰一瓣香,好请子细评。再拜若有得,为语年弟兄。
至日见梅。宋代。舒邦佐。 插向书窗小小瓶,看来看去眼增明。花瓶莟子能多少,占却人间无限情。
著存亭。宋代。舒邦佐。 事亡如存死如生,以诚则著著乃形。二字貌出孝子诚,晓然如见亲在庭。有人念母愁思凝,终日如痴呼不醒。自云所见政如此,触物有感皆分明。山形作我沈扇清,风叶舞我莱衫轻。江芦千株白皎皎,尚想鹤发垂星星。入户宛然闻忾息,恍惚欲下来举觥。始知至孝无间断,以圣人所见墙羹。譬如忠信纯熟者,立则参前坐倚衡。然而存著亦非真,能于吾母用吾情。所见皆从所念得,初非刻木外经营。虽然铭镂在中扃,何待扁榜垂丹青。要令目击助心想,不然安得名吾亭。
自叹二首。宋代。舒邦佐。 莫莫更莫莫,休休复休休。平生都是错,一病尽堪羞。龟为灵钻壳,膏因明出油。细思根本悴,端的是招忧。
初夏二首 其二。宋代。舒邦佐。 卢橘金珠似,杨梅火齐如。燕衔春去后,蝉噪夏阴初。药访三年艾,心凝一束书。老身仍著病,节物最关渠。
以鲁直露湿何郎试汤饼为韵赋酴醾七首 其三。宋代。舒邦佐。 金沙与同架,并蒂更连柯。红白虽相宜,品藻当如何。
挽左相京太师四首 其一。宋代。舒邦佐。 皇华方北返,植纛指西风。蜀谓今清献,戎言昔富公。民夷两心服,勋业百年同。赠与齐温国,功高报亦隆。
以鲁直露湿何郎试汤饼为韵赋酴醾七首 其六。宋代。舒邦佐。 昨日落酒杯,引我卧醉乡。对午犹未醒,支颐听煮汤。
以鲁直露湿何郎试汤饼为韵赋酴醾七首 其七。宋代。舒邦佐。 爱花莫看花,如饥贪画饼。一笑大江横,此句须参请。
题三石屏 其二。宋代。舒邦佐。 正是江南雪霁天,素娥特地弄婵娟。山川一望皆如剡,只欠渠侬访戴船。
题三石屏 其三。宋代。舒邦佐。 月姊携炉出广寒,镕银为水又为山。夜来归去忘收却,陷入浯溪石壁间。
白云飞处二首为□祠部赋 其一。宋代。邓林。 先陇松楸浙水东,白云飞处见重峰。琼花乱落乌啼树,雪片平铺马鬣封。千里关河迷眺目,一天风雨惨愁容。怀英美誉留青史,忠孝期君遣远踪。
温将军挽诗。明代。李梦阳。 不见千夫勇,谁开百战围。门犹森画戟,苔巳蚀金衣。俎豆诸郎奋,山河奕世辉。黄昏两白鹤,偏绕北邙飞。
赠罗汉院志远上人。宋代。董嗣杲。 披缁受业在淮南,不觉流年七十三。罗汉院中馀古柏,将军坟上落枯杉。缠绵宿病逢奇药,收拾颓年坐破龛。自说旧栖真佛境,罗田山里毒龙潭。
效老杜出塞九首 其七。元代。曹文晦。 昔闻横行将,今无深入师。募我备行伍,易若呼小儿。桓桓貔虎装,介冑光陆离。岂知行路人,深为世道悲。
忆秦娥(三之三)。宋代。贺铸。 著春衫、玉鞭鞭马南城南。南城南。柔条芳草,留驻金衔。粉娥采叶供新蚕。蚕饥略许携纤纤。携纤纤。湔裙淇上,更待初三。
重游叠彩山风洞坐秀野亭眺望。清代。李秉礼。 好山如好友,怅焉风雨隔。朝来喜新晴,还复理轻策。苍翠森到眼,一笑获良觌。攀萝蹑危磴,扪壁搜古迹。有洞忽中穿,巨灵何代擘。凛然毛发竦,天风吹不息。虚亭纳万象,旷览浩无极。日堕林莽间,村墟明历历。閒云已归岫,倦鸟亦敛翼。延伫未能去,孤吟坐成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