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封事已遥,大碑摧风雨。
灵坛久销秃,古木中梁柱。
峰峦至此尽,苍石无寸土。
俯视万仞高,悲辛但狂顾。
登嵩山十首 登封坛。唐代。苏辙。 登封事已遥,大碑摧风雨。灵坛久销秃,古木中梁柱。峰峦至此尽,苍石无寸土。俯视万仞高,悲辛但狂顾。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月下白丁香。明代。何吾驺。 雨过疏林洗淡妆,碎笼明月簇幽香。清辉忍借王孙草,素影偏深越客裳。蝴蝶梦回犹带粉,婵娟春尽未销霜。夜深不辨葳蕤锁,欲上瑶台扫雪光。
有怀淬用刚赋此以寄。元代。戴良。 何处名山擅地灵,雨微峰下树青青。九天石落疑星化,一夜龙归挟雾腥。禅窟已镌新赐翰,法函惟启旧藏经。道人犹恨居山浅,杖锡时时入杳冥。
九月八日送友之越。清代。元奭。 江边杨柳正萧条,游子秋深放小舠。故国明晨空对菊,他乡何处独题糕。寒潮带雨催兰桨,霜叶随风恋布袍。此去不须寻往迹,越王宫殿总蓬蒿。
邃老寄龙涎香二首。宋代。刘子翚。 知有名香出海隅,幽人得得寄吾庐。明窗小爇跏趺坐,更觉胸怀一事无。
题开元三马图。元代。胡长孺。 牧马极盛开元中,上闲十二皆游龙。时平千里不自效,嘶声脱吻生悲风。流传八骏苦诡怪,乐歌天马徒能工。岂如杜句曹韩画,流云飞电玉花骢。吟诗展卷何独此,未可与此争先雄。重瞳玉色五百载,阶榻相向将无同。谁人临摹得高意?印章仿佛龙眠公。但存大略见神骏,未傅五彩分风鬃。俯仰布置号进稿,图成欲上明光宫。安定王孙固英物,锦标象轴留其踪。愿言藏袭不浪□,骏骨隐隐惊盲聋。祇今驽骀厌刍豆,盐车未赎污沟红。
陈集生宫詹招饮写叶山房。明代。区怀年。 山除秋敞绿阴繁,好月邀人共到门。任放有怀交履舄,周旋无地属櫜鞬。歌声近榻惊花睡,露色浮轩扑酒魂。约略谈锋归玉斝,不妨终席费寒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