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去遗踪亦漫留,羽旗那复肯来游。欲知洞府烟霞邃,漠漠苍崖面橘州。
与道按田至湖山有诗凡九章次其韵 题林屋洞口。唐代。沈与求。 仙去遗踪亦漫留,羽旗那复肯来游。欲知洞府烟霞邃,漠漠苍崖面橘州。
沈与求(1086—1137),宋代大臣。字必先,号龟溪,湖州德清(今属浙江)人。政和五年进士。历官明州通判、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吏部尚书兼权翰林学士兼侍读,荆湖南路安抚使、镇江知府兼两浙西路安抚使、吏部尚书、参知政事、明州知府、知枢密院事。著有《龟溪集》。 ...
沈与求。 沈与求(1086—1137),宋代大臣。字必先,号龟溪,湖州德清(今属浙江)人。政和五年进士。历官明州通判、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吏部尚书兼权翰林学士兼侍读,荆湖南路安抚使、镇江知府兼两浙西路安抚使、吏部尚书、参知政事、明州知府、知枢密院事。著有《龟溪集》。
箫台八景 其三 双瀑飞泉。元代。李孝光。 雨洗天根云洞幽,黑蛟飞雹舞长湫。只应壮士思酣战,组练相衔夜不收。
题秋林高士图。元代。郯韶。 山磴坡陀细路平,石桥流水雨初生。绝怜童子惊秋色,听得空林落叶声。
二十年前,君王东顾,诏牧此州。念昔时豪杰,犹难辟阖,如金老大,却更迟留。四载相望,三春又半,邂逅劭农得纵游。田畴事,是桑条正长,麦含初抽。悠悠。身世何求。算七十迎头合罢休。谩绕堤旌纛,牵连鷁棹,喧天鼓吹,断送龙舟。翠巘层边,碧云堆处,一担担来天外愁。如何好,且同斟绿醑,自课清讴。
沁园春·二十年前。宋代。吴潜。 二十年前,君王东顾,诏牧此州。念昔时豪杰,犹难辟阖,如金老大,却更迟留。四载相望,三春又半,邂逅劭农得纵游。田畴事,是桑条正长,麦含初抽。悠悠。身世何求。算七十迎头合罢休。谩绕堤旌纛,牵连鷁棹,喧天鼓吹,断送龙舟。翠巘层边,碧云堆处,一担担来天外愁。如何好,且同斟绿醑,自课清讴。
种瓠二首 其二。元代。范梈。 嘉瓠吾所爱,孤高更可人。不虚种植意,终系发生神。有叶诚藏用,无容岂识真。明年应见汝,众子亦轮囷。
幽居书事。宋代。叶绍翁。 窗开双佛塔,水绕数鱼家。酒剩沾邻里,时平买钓车。童闲唯伴鹤,树老自成槎。枕上关心事,侵晨扫落花。
荷亭夜坐分得山字。明代。林鸿。 池亭清夏暑,吟眺夜忘还。秋气月中早,晚心池上閒。危襟涵玉雪,幽梦即云山。明日清泠顶,岩扉共一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