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中双鬓已成霜,暗数流年七十强。得遂买山终老计,种来松树过人长。
墓松既成有感书事。唐代。李大椿。 镜中双鬓已成霜,暗数流年七十强。得遂买山终老计,种来松树过人长。
李大椿,字茂卿,号雪溪渔隐,隐居梁溪之曲,洪武初以大臣荐召为监察御史。 ...
李大椿。 李大椿,字茂卿,号雪溪渔隐,隐居梁溪之曲,洪武初以大臣荐召为监察御史。
送万伯修中丞之朝鲜四首 其四。明代。胡应麟。 辉煌珠履将坛从,奕叶金貂帝眷浓。座上短衣容薜荔,尊前长铗叩芙蓉。扶桑日出消千蜃,细柳天回驻六龙。可念茂林词赋客,当垆憔悴谒临邛。
次韵李公择以惠泉答章子厚新茶二首。宋代。苏辙。 无锡铜瓶手自持,新芽顾渚近相思。故人赠答无千里,好事安排巧一时。蟹眼煎成声未老,兔毛倾看色尤宜。枪旗携到齐西境,更试城南金线奇。〈金线泉,在齐州城南。〉新诗态度霭春云,肯把篇章妄与人。性似好茶常自养,交如泉水久弥亲。睡浓正想罗声发,食饱尤便粥面匀。底处翰林长外补,明年谁送霅溪春。
春行。宋代。陆游。 箬帽丝丝雨,芒鞋策策泥。柳斜风带北,花敛日平西。社酒誇新压,春芜喜遍犁。深村无客过,父子自扶携。
翻香令 指环。清代。龚翔麟。 镀镮小小夜光嵌。约时恰称嫩葱纤。第五指,同心扣,试挂枝、榴火一齐炎。春眠偏怪燕呢喃。惊回同梦启香奁。匀面了,笼鬟未,算郁金、鲜锡惯曾黏。
咏春闺怨。元代。欧阳玄。 东风园林花草香,芳闺寂寞春昼长。佳人独守情默默,银床锦被閒鸳鸯。终朝倦绣拈针指,怕向花前听莺语。唤回旧事千万端,杏脸蛾眉泪如雨。玉郎去年辞家时,绿杨红杏娇春晖。绿杨红杏色如旧,怅望玉郎犹未归。一春鱼雁音书绝,雪肤消瘦千肠结。断肠独立几黄昏,那更青山苦啼鴂。
赠嵩明太守罗果齐。明代。杨慎。 肯为衰翁百里来,萧条寒馆是春台。世家文藻匡时略,环海讴歌作郡才。芳草已随江柳发,棠花遥映野梅开。从今诗苑添嘉话,清梦高峣夜夜回。
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
登泰山记。清代。姚鼐。 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 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戊申晦,五鼓,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 山多石,少土;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少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 桐城姚鼐记。
六绝句呈赵帅兼简郑机宜。宋代。陈造。 长日登临忆侍郎,芳时谭笑客凝香。须公多办琼花露,容我时开古锦囊。